为了账号安全,请及时绑定邮箱和手机立即绑定

Docker学习笔记 - 第二篇:镜像及DockerFile编写

标签:
Docker

最近疫情闹的,在家温习之前在私塾在线买的cc老师的课程Docker,为了加深印象及鞭策一下自己换高薪工作,坚持做系列笔记,记录自己成长的点点滴滴。不过看到消息cc老师最新一期的高级架构师课程也要推出了,里面包含了现在主流的架构,以及最新的技术,据说从理论到运用全部带着做,像现在面试常用的 Netty, Redis, Kafka,Zookeeper, Dubbo, Nginx + openResty + kong + Lua, ElasticSearch等技术都深入源码层级

1.Docker镜像

1.1 是什么

镜像是一种轻量级、可执行的独立软件包,它包含运行某个软件所需的所有内容,包括代码、运行时、库、环境变量和配置文件。
Docker镜像是由一系列文件系统叠加而成:

  • 1:最底端是一个引导文件系统,也就是bootfs,当一个容器运行时,它将会装载到内存中,而引导文件系统将会被卸载
  • 2:第二层是root文件系统,即rootfs,它位于引导文件系统之上,rootfs通常是一种或多种操作系统,如Ubuntu文件系统
    (1)在linux引导过程中,root文件系统起初会只读装载,当引导结束并完成了完整性检查后,会被切换成读写模式
    (2)在Docker里面,root文件系统始终都是只读模式,并且利用联合加载技术,在root文件系统层上加载更多的只读文件系统
    联合加载:指的是一次同时加载多个文件系统,但从外面看起来,只能看到一个文件系统,联合加载会把各层文件系统叠加起来,这样最终的文件系统会包含所有底层的文件和目录
    Docker将这样的文件系统称为镜像

1.2 关于Docker镜像

  • 1:Docker的镜像都是只读的
  • 2:镜像是分层的,一个镜像可以放到另一个镜像顶端,下层的镜像称为父镜像,最底部的镜像称为基础镜像。镜像不能超过127层,以从整体上优化镜像的大小。
  • 3:从一个镜像启动容器时,Docker会在该镜像顶层加载一个读写文件系统,我们在docker中运行的程序就是在这层执行的。
  • 4:当一个docker容器启动的时候,读写层初始是空的,当文件系统发生变化时,这些变化都会应用到这一层。
    比如:想要修改一个文件,这个文件会从下面的只读层复制到该读写层,该文件的只读版本仍然存在,但是被该文件在读写层中的可读写副本所隐藏。
    这种机制也就是写时复制,这是Docker如此强大的技术之一。
  • 5: Docker镜像的表示格式:
    Image Hub/namespace/image name :tag
    Image Hub:存放image的仓库地址,如果没有这个部分,表示缺省docker官方hub
    Namespace:命名空间,是一个用户或组织中所有镜像命名的集合
    image name:镜像的名称
    tag:区分同一镜像的不同版本,不写标签默认就是latest
    layer:镜像由一系列层组成,每层都用64位的十六进制数表示
    Image ID:镜像最上层的layer ID就是该镜像的ID
  • 6:本地存放:
    本地镜像和容器都保存在docker宿主机的/var/lib/docker目录下,保存在docker 所采用的存储驱动里面,可能是aufs或者devicemapper。
    (1) aufs的全称是advanced multi-layered unification filesystem,主要功能是把多个文件夹的内容合并到一起,提供一个统一的视图,使用的操作系统如Ubuntu、Debian等
    (2) Device Mapper是Linux系统中基于内核的高级卷管理技术框架,而devicemapper是Docker基于Device Mapper提供的一种存储驱动,使用的操作系统如RHEL、Centos等
    Docker镜像操作补充
    docker commit:提交容器副本,如:
    docker commit -m=“提交的描述信息” -a=“指定镜像作者” 容器ID 要创建的目标镜像名
    docker build:根据Dockerfile来创建一个新的镜像,如:
    docker build -t 要创建的镜像名称 . ,最后一个点表示Dockerfile 文件所在目录,可以指定Dockerfile 的绝对路径
    docker tag:为镜像添加一个新的标签,如:
    docker tag 源镜像 新镜像名

2 Dockerfile

2.1 是什么

Dockerfile是用来构建Docker镜像的构建文件,是由一系列命令和参数构成的脚本。

2.2 基础知识

  • 1:每条指令都必须为大写字母,且后面要跟随至少一个参数
  • 2:指令按照从上到下,顺序执行
  • 3:#表示注释
  • 4:每条指令都会创建一个新的镜像层,并对镜像进行提交
  • 5:Docker执行Dockerfile的大致流程
    (1)docker从基础镜像运行一个容器
    (2)执行一条指令,对容器作出修改
    (3)执行类似docker commit的操作,提交一个新的镜像层
    (4)docker再基于刚提交的镜像运行一个新容器
    (5)执行dockerfile中的下一条指令,直到所有指令都执行完成
  • 6:Docker会将构建镜像的过程缓存起来,如果不需要缓存,可以在docker build的时候指定–no-cache

2.3 Dockerfile基本指令

2.3.1 FROM

指定一个已经存在的镜像,也是构建的基础镜像,Dockerfile的第一条必须是FROM

2.3.2 MAINTAINER

设置作者,联系邮件

2.3.3 RUN

指定要运行的命令,建议使用数组的格式,也是exec的格式,如:
RUN[“apt-get”,”install”,”-y”,”nginx”]

2.3.4 EXPOSE

向容器外部公开容器内的端口

2.3.5 WORKDIR

指定在创建容器的时候,在容器内部设置一个工作目录,entroypoint和CMD指定的程序会在这个目录执行
可以在docker run中使用-w来覆盖工作目录

2.3.6 USER

指定该镜像以什么样的用户去执行,可以单独指定用户,也可以指定用户和组,格式:USER uid:gid,可以在docker run中通过-u来覆盖,如果都不指定,默认是root

2.3.7 CMD

指定一个容器启动时要运行的命令,如果指定了多条CMD,只有最后一条会执行
例如:CMD[“/bin/bash”,”-l”]
如果在docker run 后面跟上要执行的命令,会覆盖Dockerfile里面的cmd指定的命令

2.3.8 ENTROYPOINT

也用来指定一个容器启动时要运行命令

  • 1:但是它不会被docker run后面的命令覆盖,而是把docker run指定的任何参数当作参数传递给entroypoint
  • 2:可以和CMD一起用,比如:
    ENTROYPOINT[“/usr/sbin/nginx”]
    CMD[“-h”]
    这样如果docker run的时候不覆盖CMD,那么就是按照
    /usr/sbin/nginx –h来运行
    如果运行的时候:docker run –it 容器id –g“daemon off;”
    那么实际运行就是:
    /usr/sbin/nginx –g “daemon off;”了
  • 3:如果非要覆盖entrypoint,可以在docker run的时候,设置–entroypoint 标志

2.3.9 ENV

用来在构建镜像过程中设置环境变量,例如:
ENV MY_PATH /usr/my
这个环境变量可以在后续的任何RUN指令中使用,这就如同在命令前面指定了环境变量前缀一样;也可以在其它指令中直接使用这些环境变量,比如:
WORKDIR $MY_PATH

可以在docker run 命令中使用 –e来指定环境变量,这些变量只在运行时有效
小技巧:
可以在不需要构建缓存的前面,添加一个ENV语句,这样,要后面更新的时候,就修改一下这个ENV的值

2.3.10 ADD

用来将构建环境下的文件或目录复制到镜像中。

  • 1:只能操作构建环境相对的文件或目录,文件源也可以使用URL格式
  • 2:如果将一个归档文件指定为源文件,docker会自动解压
  • 3:如果目的位置不存在的话,Docker会自动创建全路径

注意:ADD会使得构建缓存无效,ADD后续指令都不能使用之前的构建缓存了

2.3.11 COPY

类似于ADD,COPY只做构建上下文中复制文件,而不会去做文件提取和解压的工作
如果源文件是目录,那么这整个目录会被复制到容器中

2.3.12 VOLUME

用来向镜像创建的容器添加卷,一个卷是可以存在于一个或者多个容器内的特定目录,这个目录可以绕过联合文件系统,并提供如下共享数据或者对数据进行持久化:

  • 1:卷可以在容器间共享和重用
  • 2:对卷的修改是立即生效的
  • 3:对卷的修改不影响镜像
    卷可以让我们把数据、数据库或其它内容添加到镜像中,而不是将这些内容提交到镜像中,并且允许我们在多个容器间共享这些内容。
    注意:如果删除了最后一个使用卷的容器,内部卷就不见了。
    可在docker run的时候,使用-v来把宿主机的目录映射到容器,这样数据就能一直保存了

2.3.13 ONBUILD

指定当镜像做为其它镜像的基础镜像时,该镜像触发执行的功能。
ONBUILD在子镜像build的时候,在FROM之后就先执行,并且只能被执行一次,不会被孙镜像继承

2.3.14 Dockerfile编写最佳实践

  • 1:容器应该是短暂的
  • 2:避免安装不必要的包
  • 3:每个容器应该只有一个关注点
  • 4:最小化层的数量
  • 5:对多行参数进行排序
  • 6:缓存中间构建的镜像

3 制作自己的镜像示例

3.1 简介

以制作一个tomcat9的镜像为例。

3.2 准备工作

下载好要使用的jdk和tomcat,这里下载的是:
jdk-8u144-linux-x64.tar.gz
apache-tomcat-9.0.1.tar.gz

3.3 编写Dockerfile

FROM         ubuntu
MAINTAINER    cc
#把java与tomcat添加到容器中
ADD jdk-8u144-linux-x64.tar.gz /usr/local/
ADD apache-tomcat-9.0.1 /usr/local/apache-tomcat-9.0.1
#配置java与tomcat环境变量
ENV JAVA_HOME /usr/local/jdk1.8.0_144
ENV CLASSPATH $JAVA_HOME/lib/dt.jar:$JAVA_HOME/lib/tools.jar
ENV CATALINA_HOME /usr/local/apache-tomcat-9.0.1
ENV CATALINA_BASE /usr/local/apache-tomcat-9.0.1
ENV PATH $PATH:$JAVA_HOME/bin:$CATALINA_HOME/lib:$CATALINA_HOME/bin
#容器运行时监听的端口
EXPOSE  8080
#启动时运行tomcat
# CMD ["/usr/local/apache-tomcat-9.0.1/bin/catalina.sh","run"]
# ENTRYPOINT ["/usr/local/apache-tomcat-9.0.1/bin/startup.sh" ]
CMD /usr/local/apache-tomcat-9.0.1/bin/startup.sh && tail -F /usr/local/apache-tomcat-9.0.1/bin/logs/catalina.out

444.png

555.png

  • 使用Dockerfile来制作镜像

docker build -t cctomcat9 . ,注意后面有个 . ,表示在当前路径找Dockerfile

  • 当前路径还有:

apache-tomcat-9.0.1
apache-tomcat-9.0.1.tar.gz
Dockerfile
jdk-8u144-linux-x64.tar.gz

  • 启动容器
docker run -i -t -d -p 9080:8080 --name myt9 -v /ccdockermake/tomcat9/test:/usr/local/apache-tomcat-9.0.1/webapps/test -v /tomcat9logs/:/usr/local/apache-tomcat-9.0.1/logs --privileged=true cctomcat9  

4.错误解决

centos 7 Docker 启动一个web服务 但是启动时 报WARNING: IPv4 forwarding is disabled. Networking will not work.

4.1:解决办法

编辑 /usr/lib/sysctl.d/00-system.conf
添加如下代码:net.ipv4.ip_forward=1
重启network服务: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
查看是否修改成功:sysctl net.ipv4.ip_forward
如果返回为“net.ipv4.ip_forward = 1”则表示成功了

关于web应用放的位置
静态引入:可以把web应用直接copy到容器中,分发方便
动态引入:就是如上这样把宿主机上的目录挂载到容器,方便调试

4.2 使用docker commit来制作镜像

1:先把tomcat9镜像运行起来
2:进入运行中的容器:docker exec -it 容器id /bin/bash,当然,先通过docker ps获取容器号
3:进入运行起来的tomcat容器,删除掉webapps里面的东西,
然后再把自己的server.xml从宿主机拷贝到容器中,如:
docker cp ./server.xml 容器id:/usr/local/apache-tomcat-9.0.1/conf/server.xml
4:制作镜像
docker commit -m=“remove default webapps” -a=“cc” 容器id cctomcat:9.0

点击查看更多内容
TA 点赞

若觉得本文不错,就分享一下吧!

评论

作者其他优质文章

正在加载中
JAVA开发工程师
手记
粉丝
3
获赞与收藏
2

关注作者,订阅最新文章

阅读免费教程

  • 推荐
  • 评论
  • 收藏
  • 共同学习,写下你的评论
感谢您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的~
扫码打赏,你说多少就多少
赞赏金额会直接到老师账户
支付方式
打开微信扫一扫,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
今天注册有机会得

100积分直接送

付费专栏免费学

大额优惠券免费领

立即参与 放弃机会
意见反馈 帮助中心 APP下载
官方微信

举报

0/150
提交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