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了账号安全,请及时绑定邮箱和手机立即绑定

深入学习keras中Sequential模型及方法

标签:
深度学习

Sequential 序贯模型

  序贯模型是函数式模型的简略版,为最简单的线性、从头到尾的结构顺序,不分叉,是多个网络层的线性堆叠。

  Keras实现了很多层,包括core核心层,Convolution卷积层、Pooling池化层等非常丰富有趣的网络结构。

我们可以通过将层的列表传递给Sequential的构造函数,来创建一个Sequential模型。

?

 from keras.models import Sequentialfrom keras.layers import Dense, Activation model = Sequential([    Dense(32, input_shape=(784,)),    Activation('relu'),    Dense(10),    Activation('softmax'),])

   也可以使用.add()方法将各层添加到模型中:

?

123model = Sequential()model.add(Dense(32, input_dim=784))model.add(Activation('relu'))

 指定输入数据的尺寸

  模型需要知道它所期待的输入的尺寸(shape)。出于这个原因,序贯模型中的第一层(只有第一层,因为下面的层可以自动的推断尺寸)需要接收关于其输入尺寸的信息,后面的各个层则可以自动的推导出中间数据的shape,因此不需要为每个层都指定这个参数。有以下几种方法来做到这一点:

  • 传递一个input_shape参数给第一层。它是一个表示尺寸的元组(一个整数或None的元组,其中None表示可能为任何正整数)。在input_shape中不包含数据的batch大小。

  • 某些 2D 层,例如 Dense,支持通过参数 input_dim 指定输入尺寸,某些 3D 时序层支持 input_dim 和 input_length 参数。

  • 如果你需要为你的输入指定一个固定的 batch 大小(这对 stateful RNNs 很有用),你可以传递一个 batch_size 参数给一个层。如果你同时将 batch_size=32 和 input_shape=(6, 8) 传递给一个层,那么每一批输入的尺寸就为 (32,6,8)

 因此下面的代码是等价的。

?

 model = Sequential()model.add(Dense(32, input_shape=(784,))) model = Sequential()model.add(Dense(32, input_dim=784))

下面三种方法也是严格等价的

?

 model = Sequential()model.add(LSTM(32, input_shape=(10, 64)))  model = Sequential()model.add(LSTM(32, batch_input_shape=(None, 10, 64)))  model = Sequential()model.add(LSTM(32, input_length=10, input_dim=64))

 

编译

  在训练模型之前,我们需要配置学习过程,这是通过compile方法完成的,他接收三个参数:

  • 优化器 optimizer:它可以是现有优化器的字符串标识符,如 rmsprop 或 adagrad,也可以是 Optimizer 类的实例。详见:optimizers

  • 损失函数 loss:模型试图最小化的目标函数。它可以是现有损失函数的字符串标识符,如 categorical_crossentropy 或 mse,也可以是一个目标函数。详见:losses

  • 评估标准 metrics:对于任何分类问题,你都希望将其设置为 metrics = ['accuracy']。评估标准可以是现有的标准的字符串标识符,也可以是自定义的评估标准函数。

?

 # 多分类问题model.compile(optimizer='rmsprop',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loss='categorical_crossentropy',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metrics=['accuracy']) # 二分类问题model.compile(optimizer='rmsprop',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loss='binary_crossentropy',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metrics=['accuracy']) # 均方误差回归问题model.compile(optimizer='rmsprop',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loss='mse') # 自定义评估标准函数import keras.backend as K def mean_pred(y_true, y_pred):    return K.mean(y_pred) model.compile(optimizer='rmsprop',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loss='binary_crossentropy',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metrics=['accuracy', mean_pred])

 训练

  Keras 模型在输入数据和标签的 Numpy 矩阵上进行训练。为了训练一个模型,你通常会使用 fit 函数。文档详见此处

?


# 对于具有2个类的单输入模型(二进制分类): model = Sequential()model.add(Dense(32, activation='relu', input_dim=100))model.add(Dense(1, activation='sigmoid'))model.compile(optimizer='rmsprop',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loss='binary_crossentropy',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metrics=['accuracy']) # 生成虚拟数据import numpy as npdata = np.random.random((1000, 100))labels = np.random.randint(2, size=(1000, 1)) # 训练模型,以 32 个样本为一个 batch 进行迭代model.fit(data, labels, epochs=10, batch_size=32)

 

?

 # 对于具有10个类的单输入模型(多分类分类): model = Sequential()model.add(Dense(32, activation='relu', input_dim=100))model.add(Dense(10, activation='softmax'))model.compile(optimizer='rmsprop',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loss='categorical_crossentropy',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metrics=['accuracy']) # 生成虚拟数据import numpy as npdata = np.random.random((1000, 100))labels = np.random.randint(10, size=(1000, 1)) # 将标签转换为分类的 one-hot 编码one_hot_labels = keras.utils.to_categorical(labels, num_classes=10) # 训练模型,以 32 个样本为一个 batch 进行迭代model.fit(data, one_hot_labels, epochs=10, batch_size=32)

 

例子

这里有几个可以帮助你开始的例子!

在 examples 目录 中,你可以找到真实数据集的示例模型:

  • CIFAR10 小图片分类:具有实时数据增强的卷积神经网络 (CNN)

  • IMDB 电影评论情感分类:基于词序列的 LSTM

  • Reuters 新闻主题分类:多层感知器 (MLP)

  • MNIST 手写数字分类:MLP 和 CNN

  • 基于 LSTM 的字符级文本生成

基于多层感知器 (MLP) 的 softmax 多分类:

 

?

 import kerasfrom keras.models import Sequentialfrom keras.layers import Dense, Dropout, Activationfrom keras.optimizers import SGD # 生成虚拟数据import numpy as npx_train = np.random.random((1000, 20))y_train = keras.utils.to_categorical(np.random.randint(10, size=(1000, 1)), num_classes=10)x_test = np.random.random((100, 20))y_test = keras.utils.to_categorical(np.random.randint(10, size=(100, 1)), num_classes=10) model = Sequential()# Dense(64) 是一个具有 64 个隐藏神经元的全连接层。# 在第一层必须指定所期望的输入数据尺寸:# 在这里,是一个 20 维的向量。model.add(Dense(64, activation='relu', input_dim=20))model.add(Dropout(0.5))model.add(Dense(64, activation='relu'))model.add(Dropout(0.5))model.add(Dense(10, activation='softmax')) sgd = SGD(lr=0.01, decay=1e-6, momentum=0.9, nesterov=True)model.compile(loss='categorical_crossentropy',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optimizer=sgd,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metrics=['accuracy']) model.fit(x_train, y_train,          epochs=20,          batch_size=128)score = model.evaluate(x_test, y_test, batch_size=128)

 

基于多层感知器的二分类:

?

 import numpy as npfrom keras.models import Sequentialfrom keras.layers import Dense, Dropout # 生成虚拟数据x_train = np.random.random((1000, 20))y_train = np.random.randint(2, size=(1000, 1))x_test = np.random.random((100, 20))y_test = np.random.randint(2, size=(100, 1)) model = Sequential()model.add(Dense(64, input_dim=20, activation='relu'))model.add(Dropout(0.5))model.add(Dense(64, activation='relu'))model.add(Dropout(0.5))model.add(Dense(1, activation='sigmoid')) model.compile(loss='binary_crossentropy',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optimizer='rmsprop',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metrics=['accuracy']) model.fit(x_train, y_train,          epochs=20,          batch_size=128)score = model.evaluate(x_test, y_test, batch_size=128)

 

类似VGG的卷积神经网络

?

 import numpy as npimport kerasfrom keras.models import Sequentialfrom keras.layers import Dense, Dropout, Flattenfrom keras.layers import Conv2D, MaxPooling2Dfrom keras.optimizers import SGD # 生成虚拟数据x_train = np.random.random((100, 100, 100, 3))y_train = keras.utils.to_categorical(np.random.randint(10, size=(100, 1)), num_classes=10)x_test = np.random.random((20, 100, 100, 3))y_test = keras.utils.to_categorical(np.random.randint(10, size=(20, 1)), num_classes=10) model = Sequential()# 输入: 3 通道 100x100 像素图像 -> (100, 100, 3) 张量。# 使用 32 个大小为 3x3 的卷积滤波器。model.add(Conv2D(32, (3, 3), activation='relu', input_shape=(100, 100, 3)))model.add(Conv2D(32, (3, 3), activation='relu'))model.add(MaxPooling2D(pool_size=(2, 2)))model.add(Dropout(0.25)) model.add(Conv2D(64, (3, 3), activation='relu'))model.add(Conv2D(64, (3, 3), activation='relu'))model.add(MaxPooling2D(pool_size=(2, 2)))model.add(Dropout(0.25)) model.add(Flatten())model.add(Dense(256, activation='relu'))model.add(Dropout(0.5))model.add(Dense(10, activation='softmax')) sgd = SGD(lr=0.01, decay=1e-6, momentum=0.9, nesterov=True)model.compile(loss='categorical_crossentropy', optimizer=sgd) model.fit(x_train, y_train, batch_size=32, epochs=10)score = model.evaluate(x_test, y_test, batch_size=32)

 基于LSTM的序列分类

?

 from keras.models import Sequentialfrom keras.layers import Dense, Dropoutfrom keras.layers import Embeddingfrom keras.layers import LSTM model = Sequential()model.add(Embedding(max_features, output_dim=256))model.add(LSTM(128))model.add(Dropout(0.5))model.add(Dense(1, activation='sigmoid')) model.compile(loss='binary_crossentropy',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optimizer='rmsprop',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metrics=['accuracy']) model.fit(x_train, y_train, batch_size=16, epochs=10)score = model.evaluate(x_test, y_test, batch_size=16)

 基于 1D 卷积的序列分类:

?

 from keras.models import Sequentialfrom keras.layers import Dense, Dropoutfrom keras.layers import Embeddingfrom keras.layers import Conv1D, GlobalAveragePooling1D, MaxPooling1D model = Sequential()model.add(Conv1D(64, 3, activation='relu', input_shape=(seq_length, 100)))model.add(Conv1D(64, 3, activation='relu'))model.add(MaxPooling1D(3))model.add(Conv1D(128, 3, activation='relu'))model.add(Conv1D(128, 3, activation='relu'))model.add(GlobalAveragePooling1D())model.add(Dropout(0.5))model.add(Dense(1, activation='sigmoid')) model.compile(loss='binary_crossentropy',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optimizer='rmsprop',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metrics=['accuracy']) model.fit(x_train, y_train, batch_size=16, epochs=10)score = model.evaluate(x_test, y_test, batch_size=16)

 

基于栈式 LSTM 的序列分类

在这个模型中,我们将 3 个 LSTM 层叠在一起,使模型能够学习更高层次的时间表示。

前两个 LSTM 返回完整的输出序列,但最后一个只返回输出序列的最后一步,从而降低了时间维度(即将输入序列转换成单个向量)。

 

?


from keras.models import Sequentialfrom keras.layers import LSTM, Denseimport numpy as np data_dim = 16timesteps = 8num_classes = 10 # 期望输入数据尺寸: (batch_size, timesteps, data_dim)model = Sequential()model.add(LSTM(32, return_sequences=True,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input_shape=(timesteps, data_dim)))  # 返回维度为 32 的向量序列model.add(LSTM(32, return_sequences=True))  # 返回维度为 32 的向量序列model.add(LSTM(32))  # 返回维度为 32 的单个向量model.add(Dense(10, activation='softmax')) model.compile(loss='categorical_crossentropy',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optimizer='rmsprop',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metrics=['accuracy']) # 生成虚拟训练数据x_train = np.random.random((1000, timesteps, data_dim))y_train = np.random.random((1000, num_classes)) # 生成虚拟验证数据x_val = np.random.random((100, timesteps, data_dim))y_val = np.random.random((100, num_classes)) model.fit(x_train, y_train,          batch_size=64, epochs=5,          validation_data=(x_val, y_val))

 

带有状态 (stateful) 的 相同的栈式 LSTM 模型

有状态的循环神经网络模型中,在一个 batch 的样本处理完成后,其内部状态(记忆)会被记录并作为下一个 batch 的样本的初始状态。这允许处理更长的序列,同时保持计算复杂度的可控性。

你可以在 FAQ 中查找更多关于 stateful RNNs 的信息。

?

 from keras.models import Sequentialfrom keras.layers import LSTM, Denseimport numpy as np data_dim = 16timesteps = 8num_classes = 10batch_size = 32 # 期望输入数据尺寸: (batch_size, timesteps, data_dim)# 请注意,我们必须提供完整的 batch_input_shape,因为网络是有状态的。# 第 k 批数据的第 i 个样本是第 k-1 批数据的第 i 个样本的后续。model = Sequential()model.add(LSTM(32, return_sequences=True, stateful=True,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batch_input_shape=(batch_size, timesteps, data_dim)))model.add(LSTM(32, return_sequences=True, stateful=True))model.add(LSTM(32, stateful=True))model.add(Dense(10, activation='softmax')) model.compile(loss='categorical_crossentropy',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optimizer='rmsprop',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metrics=['accuracy']) # 生成虚拟训练数据x_train = np.random.random((batch_size * 10, timesteps, data_dim))y_train = np.random.random((batch_size * 10, num_classes)) # 生成虚拟验证数据x_val = np.random.random((batch_size * 3, timesteps, data_dim))y_val = np.random.random((batch_size * 3, num_classes)) model.fit(x_train, y_train,          batch_size=batch_size, epochs=5, shuffle=False,          validation_data=(x_val, y_val))

 Sequential模型方法

1  compile

?

12compile(self, optimizer, loss=None, metrics=None, loss_weights=None, sample_weight_mode=None, weighted_metrics=None, target_tensors=None)

 

用于配置训练模型。

1.1 参数

  • optimizer: 字符串(优化器名)或者优化器对象。详见 optimizers

  • loss: 字符串(目标函数名)或目标函数。详见 losses。 如果模型具有多个输出,则可以通过传递损失函数的字典或列表,在每个输出上使用不同的损失。模型将最小化的损失值将是所有单个损失的总和。

  • metrics: 在训练和测试期间的模型评估标准。通常你会使用 metrics = ['accuracy']。 要为多输出模型的不同输出指定不同的评估标准,还可以传递一个字典,如 metrics = {'output_a':'accuracy'}

  • sample_weight_mode: 如果你需要执行按时间步采样权重(2D 权重),请将其设置为 temporal。 默认为 None,为采样权重(1D)。如果模型有多个输出,则可以通过传递 mode 的字典或列表,以在每个输出上使用不同的 sample_weight_mode

  • weighted_metrics: 在训练和测试期间,由 sample_weight 或 class_weight 评估和加权的度量标准列表。

  • target_tensors: 默认情况下,Keras 将为模型的目标创建一个占位符,在训练过程中将使用目标数据。相反,如果你想使用自己的目标张量(反过来说,Keras 在训练期间不会载入这些目标张量的外部 Numpy 数据),您可以通过 target_tensors 参数指定它们。它应该是单个张量(对于单输出 Sequential 模型)。

  • **kwargs: 当使用 Theano/CNTK 后端时,这些参数被传入 K.function。当使用 TensorFlow 后端时,这些参数被传递到 tf.Session.run

1.2  异常

?

1ValueError: 如果 optimizer, loss, metrics 或 sample_weight_mode 这些参数不合法。

2 fit

?

 fit(self, x=None, y=None, batch_size=None, epochs=1, verbose=1, callbacks=None, validation_split=0.0, validation_data=None, shuffle=True, class_weight=None, sample_weight=None, initial_epoch=0, steps_per_epoch=None, validation_steps=None)

 

以固定数量的轮次(数据集上的迭代)训练模型。

2.1 参数

  • x: 训练数据的 Numpy 数组。 如果模型中的输入层被命名,你也可以传递一个字典,将输入层名称映射到 Numpy 数组。 如果从本地框架张量馈送(例如 TensorFlow 数据张量)数据,x 可以是 None(默认)。

  • y: 目标(标签)数据的 Numpy 数组。 如果模型中的输出层被命名,你也可以传递一个字典,将输出层名称映射到 Numpy 数组。 如果从本地框架张量馈送(例如 TensorFlow 数据张量)数据,y 可以是 None(默认)。

  • batch_size: 整数或 None。每次提度更新的样本数。如果未指定,默认为 32.

  • epochs: 整数。训练模型迭代轮次。一个轮次是在整个 x 或 y 上的一轮迭代。请注意,与 initial_epoch 一起,epochs 被理解为 「最终轮次」。模型并不是训练了 epochs轮,而是到第 epochs 轮停止训练。

  • verbose: 0, 1 或 2。日志显示模式。 0 = 安静模式, 1 = 进度条, 2 = 每轮一行。

  • callbacks: 一系列的 keras.callbacks.Callback 实例。一系列可以在训练时使用的回调函数。详见 callbacks

  • validation_split: 在 0 和 1 之间浮动。用作验证集的训练数据的比例。模型将分出一部分不会被训练的验证数据,并将在每一轮结束时评估这些验证数据的误差和任何其他模型指标。验证数据是混洗之前 x 和y 数据的最后一部分样本中。

  • validation_data: 元组 (x_val,y_val) 或元组 (x_val,y_val,val_sample_weights),用来评估损失,以及在每轮结束时的任何模型度量指标。模型将不会在这个数据上进行训练。这个参数会覆盖 validation_split

  • shuffle: 布尔值(是否在每轮迭代之前混洗数据)或者 字符串 (batch)。batch 是处理 HDF5 数据限制的特殊选项,它对一个 batch 内部的数据进行混洗。当 steps_per_epoch非 None 时,这个参数无效。

  • class_weight: 可选的字典,用来映射类索引(整数)到权重(浮点)值,用于加权损失函数(仅在训练期间)。这可能有助于告诉模型 「更多关注」来自代表性不足的类的样本。

  • sample_weight: 训练样本的可选 Numpy 权重数组,用于对损失函数进行加权(仅在训练期间)。您可以传递与输入样本长度相同的平坦(1D)Numpy 数组(权重和样本之间的 1:1 映射),或者在时序数据的情况下,可以传递尺寸为 (samples, sequence_length) 的 2D 数组,以对每个样本的每个时间步施加不同的权重。在这种情况下,你应该确保在 compile() 中指定 sample_weight_mode="temporal"

  • initial_epoch: 开始训练的轮次(有助于恢复之前的训练)。

  • steps_per_epoch: 在声明一个轮次完成并开始下一个轮次之前的总步数(样品批次)。使用 TensorFlow 数据张量等输入张量进行训练时,默认值 None 等于数据集中样本的数量除以 batch 的大小,如果无法确定,则为 1。

  • validation_steps: 只有在指定了 steps_per_epoch时才有用。停止前要验证的总步数(批次样本)。

2.2  返回

  一个 History 对象。其 History.history 属性是连续 epoch 训练损失和评估值,以及验证集损失和评估值的记录(如果适用)。

2.3  异常

  • RuntimeError: 如果模型从未编译。

  • ValueError: 在提供的输入数据与模型期望的不匹配的情况下。

 

3  evaluate

?

12evaluate(self, x=None, y=None, batch_size=None, verbose=1, sample_weight=None, steps=None)

 

在测试模式,返回误差值和评估标准值。

计算逐批次进行。

3.1  参数

  • x: 输入数据,Numpy 数组或列表(如果模型有多输入)。 如果从本地框架张量馈送(例如 TensorFlow 数据张量)数据,x 可以是 None(默认)。

  • y: 标签,Numpy 数组。 如果从本地框架张量馈送(例如 TensorFlow 数据张量)数据,y 可以是 None(默认)。

  • batch_size: 整数。每次梯度更新的样本数。如果未指定,默认为 32。

  • verbose: 日志显示模式,0 或 1。

  • sample_weight: 样本权重,Numpy 数组。

  • steps: 整数或 None。 声明评估结束之前的总步数(批次样本)。默认值 None

3.2  返回

标量测试误差(如果模型没有评估指标)或标量列表(如果模型计算其他指标)。 属性 model.metrics_names 将提供标量输出的显示标签。

4  predict

?

1predict(self, x, batch_size=None, verbose=0, steps=None)

为输入样本生成输出预测。

计算逐批次进行。

4.1 参数

  • x: 输入数据,Numpy 数组。

  • batch_size: 整数。如未指定,默认为 32。

  • verbose: 日志显示模式,0 或 1。

  • steps: 声明预测结束之前的总步数(批次样本)。默认值 None

4.2 返回

预测的 Numpy 数组。

4.3  异常

  • ValueError: 如果提供的输入数据与模型的期望数据不匹配,或者有状态模型收到的数量不是批量大小的倍数。

 

5 train_on_batch

?

1train_on_batch(self, x, y, class_weight=None, sample_weight=None)

 

一批样品的单次梯度更新。

5.1  Arguments

  • x: 输入数据,Numpy 数组或列表(如果模型有多输入)。

  • y: 标签,Numpy 数组。

  • class_weight: 将类别映射为权重的字典,用于在训练时缩放损失函数。

  • sample_weight: 样本权重,Numpy 数组。

5.2   返回

  标量测试误差(如果模型没有评估指标)或标量列表(如果模型计算其他指标)。 属性 model.metrics_names 将提供标量输出的显示标签。

6 test_on_batch

?

1test_on_batch(self, x, y, sample_weight=None)

   在一批样本上评估模型。

6.1  参数

  • x: 输入数据,Numpy 数组或列表(如果模型有多输入)。

  • y: 标签,Numpy 数组。

  • sample_weight: 样本权重,Numpy 数组。

6.2  返回

  标量测试误差(如果模型没有评估指标)或标量列表(如果模型计算其他指标)。 属性 model.metrics_names 将提供标量输出的显示标签。

7 predict_on_batch

?

1predict_on_batch(self, x)

返回一批样本的模型预测值。

7.1  参数

  • x: 输入数据,Numpy 数组或列表(如果模型有多输入)。

7.2  返回

预测值的Numpy数组

8 fit_generator

?

 it_generator(self, generator, steps_per_epoch=None, epochs=1, verbose=1, callbacks=None, validation_data=None, validation_steps=None, class_weight=None, max_queue_size=10, workers=1, use_multiprocessing=False, shuffle=True, initial_epoch=0)

 

使用 Python 生成器或 Sequence 实例逐批生成的数据,按批次训练模型。

生成器与模型并行运行,以提高效率。 例如,这可以让你在 CPU 上对图像进行实时数据增强,以在 GPU 上训练模型。

keras.utils.Sequence 的使用可以保证数据的顺序, 以及当 use_multiprocessing=True 时 ,保证每个输入在每个 epoch 只使用一次。

8.1  参数

  • generator: 一个生成器或 Sequence (keras.utils.Sequence)。 生成器的输出应该为以下之一:

  • 一个 (inputs, targets) 元组

  • 一个 (inputs, targets, sample_weights) 元组。 所有的数组都必须包含同样数量的样本。生成器将无限地在数据集上循环。当运行到第 steps_per_epoch 时,记一个 epoch 结束。

  • steps_per_epoch: 在声明一个 epoch 完成并开始下一个 epoch 之前从 generator 产生的总步数(批次样本)。它通常应该等于你的数据集的样本数量除以批量大小。可选参数 Sequence:如果未指定,将使用len(generator) 作为步数。

  • epochs: 整数,数据的迭代总轮数。请注意,与 initial_epoch 一起,参数 epochs 应被理解为 「最终轮数」。模型并不是训练了 epochs 轮,而是到第 epochs 轮停止训练。

  • verbose: 日志显示模式。0,1 或 2。

  • callbacks: 在训练时调用的一系列回调函数。

  • validation_data: 它可以是以下之一:

  • 验证数据的生成器或 Sequence 实例

  • 一个 (inputs, targets) 元组

  • 一个 (inputs, targets, sample_weights) 元组。

  • validation_steps: 仅当 validation_data 是一个生成器时才可用。 每个 epoch 结束时验证集生成器产生的步数。它通常应该等于你的数据集的样本数量除以批量大小。可选参数 Sequence:如果未指定,将使用len(generator) 作为步数。

  • class_weight: 将类别映射为权重的字典。

  • max_queue_size: 生成器队列的最大尺寸。

  • workers: 使用的最大进程数量。

  • use_multiprocessing: 如果 True,则使用基于进程的多线程。 请注意,因为此实现依赖于多进程,所以不应将不可传递的参数传递给生成器,因为它们不能被轻易地传递给子进程。

  • shuffle: 是否在每轮迭代之前打乱 batch 的顺序。只能与 Sequence (keras.utils.Sequence) 实例同用。

  • initial_epoch: 开始训练的轮次(有助于恢复之前的训练)。

8.2  返回

一个 History 对象。

8.3  异常

  • ValueError: 如果生成器生成的数据格式不正确。

8.4  例

?

 def generate_arrays_from_file(path):    while 1:        f = open(path)        for line in f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# 从文件中的每一行生成输入数据和标签的 numpy 数组            x, y = process_line(line)            yield (x, y)        f.close() model.fit_generator(generate_arrays_from_file('/my_file.txt'),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steps_per_epoch=1000, epochs=10)

 9 evaluate_generator

?

12evaluate_generator(self, generator, steps=None, max_queue_size=10, workers=1, use_multiprocessing=False)

 

在数据生成器上评估模型。

这个生成器应该返回与 test_on_batch 所接收的同样的数据。

9.1 参数

  • generator: 生成器,生成 (inputs, targets) 或 (inputs, targets, sample_weights)

  • steps: 在停止之前,来自 generator 的总步数 (样本批次)。 可选参数 Sequence:如果未指定,将使用len(generator) 作为步数。

  • max_queue_size: 生成器队列的最大尺寸。

  • workers: 使用的最大进程数量。

  • use_multiprocessing: 如果 True,则使用基于进程的多线程。 请注意,因为此实现依赖于多进程,所以不应将不可传递的参数传递给生成器,因为它们不能被轻易地传递给子进程。

9.2  返回

标量测试误差(如果模型没有评估指标)或标量列表(如果模型计算其他指标)。 属性 model.metrics_names 将提供标量输出的显示标签。

9.3 异常

  ValueError如果生成器生成的数据格式不正确

10 predict_generator

?

12predict_generator(self, generator, steps=None, max_queue_size=10, workers=1, use_multiprocessing=False, verbose=0)

 

为来自数据生成器的输入样本生成预测。

这个生成器应该返回与 predict_on_batch 所接收的同样的数据。

10.1  参数

  • generator: 返回批量输入样本的生成器。

  • steps: 在停止之前,来自 generator 的总步数 (样本批次)。 可选参数 Sequence:如果未指定,将使用len(generator) 作为步数。

  • max_queue_size: 生成器队列的最大尺寸。

  • workers: 使用的最大进程数量。

  • use_multiprocessing: 如果 True,则使用基于进程的多线程。 请注意,因为此实现依赖于多进程,所以不应将不可传递的参数传递给生成器,因为它们不能被轻易地传递给子进程。

  • verbose: 日志显示模式, 0 或 1。

10.2  返回

预测值的 Numpy 数组。

10.3 异常

  • ValueError: 如果生成器生成的数据格式不正确。

11 get_layer

?

1get_layer(self, name=None, index=None)

 

根据名称(唯一)或索引值查找网络层。

如果同时提供了 name 和 index,则 index 将优先。

根据网络层的名称(唯一)或其索引返回该层。索引是基于水平图遍历的顺序(自下而上)。

11.1  参数

  • name: 字符串,层的名字。

  • index: 整数,层的索引。

11.2 返回

一个层实例。

11.3  异常

  • ValueError: 如果层的名称或索引不正确。

 

原文出处:https://www.cnblogs.com/wj-1314/p/9579490.html  

点击查看更多内容
TA 点赞

若觉得本文不错,就分享一下吧!

评论

作者其他优质文章

正在加载中
  • 推荐
  • 评论
  • 收藏
  • 共同学习,写下你的评论
感谢您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的~
扫码打赏,你说多少就多少
赞赏金额会直接到老师账户
支付方式
打开微信扫一扫,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
今天注册有机会得

100积分直接送

付费专栏免费学

大额优惠券免费领

立即参与 放弃机会
意见反馈 帮助中心 APP下载
官方微信

举报

0/150
提交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