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Python之 if-elif-else
要避免嵌套结构的 if ... else ...,我们可以用 if ... 多个elif ... else ...的结构,一次写完所有的规则:
if age >= 18: print 'adult'elif age >= 6: print 'teenager'elif age >= 3: print 'kid'else: print 'baby'
elif 意思就是 else if。这样一来,我们就写出了结构非常清晰的一系列条件判断。
特别注意: 这一系列条件判断会从上到下依次判断,如果某个判断为 True,执行完对应的代码块,后面的条件判断就直接忽略,不再执行了。
查看全部 -
元组到底可不可以被修改
1、创建和访问一个元组如果创建一个空元组,直接使用小括号即可;
如果要创建的元组中只有一个元素,要在它的后面加上一个逗号‘,’。
>>> temp = ()
>>> type(temp)
<class 'tuple'>
>>> temp = (1,)
>>> type(temp)
<class 'tuple'>
>>> temp = (1)
>>> type(temp)
<class 'int'>
>>> 8 * (8)
64
>>> 8 * (8,)
(8, 8, 8, 8, 8, 8, 8, 8)
元组里只有一个元素的时候,逗号(,)非常重要
2、更新和删除元组
直接在同一个元组上更新是不可行的,但是可以通过拷贝现有的元组片段构造一个新的元组的方式解决。
通过分片的方法让元组拆分成两部分,然后再使用连接操作符(+)合并成一个新元组,最后将原来的变量名(temp)指向连接好的新元组。在这里就要注意了,逗号是必须的,小括号也是必须的!
__author__ = 'Administrator'
# -*- coding:utf-8 -*-
temp = ("龙猫","泰迪","叮当猫")
temp = temp[:2] + ("小猪佩奇",)+temp[2:]
print(temp)
"""
('龙猫', '泰迪', '小猪佩奇', '叮当猫')
Process finished with exit code 0
"""
删除元组中的元素:对于元组是不可变的原则来说,单独删除一个元素是不可能的,当然你可以利用切片的方式更新元组,间接的删除一个元素。
__author__ = 'Administrator'
# -*- coding:utf-8 -*-
temp = ('龙猫', '泰迪', '小猪佩奇', '叮当猫')
temp = temp[:2] + temp[3:]
print(temp)
"""
('龙猫', '泰迪', '叮当猫')
Process finished with exit code 0
"""
在日常中很少用del去删除整个元组,因为Python的回收机制会在这个元组不再被使用的时候自动删除。
__author__ = 'Administrator'
# -*- coding:utf-8 -*-
temp = ('龙猫', '泰迪', '小猪佩奇', '叮当猫')
del temp
print(temp)
"""
Traceback (most recent call last):
File "F:/python_progrom/test.py", line 7, in <module>
print(temp)
NameError: name 'temp' is not defined
Process finished with exit code 0
"""
最后成员关系操作符 in 和 not in 也可以直接应用在元组上,这跟列表是一样的。
__author__ = 'Administrator'
# -*- coding:utf-8 -*-
temp = ('龙猫', '泰迪', '小猪佩奇', '叮当猫')
a ="泰迪"
c = ('泰迪', '小猪佩奇')
b = a in temp
d =c in temp
f =c not in temp
print(b)
print(d)
print(f)
"""
True
False
True
Process finished with exit code 0
"""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版权声明:本文为CSDN博主「阿紫_PP」的原创文章,遵循CC 4.0 BY-SA版权协议,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。
原文链接:https://blog.csdn.net/ruanxingzi123/article/details/83184909
查看全部 -
Python之if语句
Python代码的缩进规则。具有相同缩进的代码被视为代码块,上面的3,4行 print 语句就构成一个代码块(但不包括第5行的print)。如果 if 语句判断为 True,就会执行这个代码块。
缩进请严格按照Python的习惯写法:4个空格,不要使用Tab,更不要混合Tab和空格,否则很容易造成因为缩进引起的语法错误。
注意: if 语句后接表达式,然后用
:
表示代码块开始。查看全部 -
tuple所谓的“不变”是说,tuple的每个元素,指向永远不变。即指向'a',就不能改成指向'b',指向一个list,就不能改成指向其他对象,但指向的这个list本身是可变的!
查看全部 -
Python创建list
由于Python是动态语言,所以list中包含的元素并不要求都必须是同一种数据类型,我们完全可以在list中包含各种数据:
>>> L = ['Michael', 100, True]
一个元素也没有的list,就是空list:
>>> empty_list = []
查看全部 -
# -*- coding: utf-8 -*- print '''静夜思床前明月光, 疑是地上霜。 举头望明月, 低头思故乡。'''
查看全部 -
int()函数的第二个参数是转换进制,如果不传,默认是十进制 (base=10),如果传了,就用传入的参数。
可见,函数的默认参数的作用是简化调用,你只需要把必须的参数传进去。但是在需要的时候,又可以传入额外的参数来覆盖默认参数值。
由于函数的参数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匹配,所以默认参数只能定义在必需参数的后面:
查看全部 -
SyntaxError: Non-ASCII character '\xe9' in file index.py on line 4, but no encoding declared; see http://python.org/dev/peps/pep-0263/ for details
是因为Python在默认状态下不支持源文件中的编码所致。解决方案有如下三种:
一、在文件头部添加如下注释码:
# coding=<encoding name> 例如,可添加# coding=utf-8
二、在文件头部添加如下两行注释码:
#!/usr/bin/python
# -*- coding: <encoding name> -*- 例如,可添加# -*- coding: utf-8 -*-
三、在文件头部添加如下两行注释码:
#!/usr/bin/python
# vim: set fileencoding=<encoding name> : 例如,可添加# vim: set fileencoding=utf-8 :
查看全部 -
解决异常问题:
'ascii' codec can't encode characters in position 0-2: ordinal not in range(128)
import sys
reload(sys)
sys.setdefaultencoding( "utf-8" )
查看全部 -
下次学到while true循环再进行回顾
查看全部 -
12558查看全部
-
123查看全部
-
在Python程序中,变量是用一个变量名表示,变量名必须是大小写英文、数字和下划线(_)的组合,且不能用数字开头
查看全部 -
因为set不能包含重复的元素,所以,当我们传入包含重复元素的 list 会怎么样呢?
结果显示,set会自动去掉重复的元素,原来的list有4个元素,但set只有3个元素。
查看全部 -
请注意,上述打印的形式类似 list, 但它不是 list,仔细看还可以发现,打印的顺序和原始 list 的顺序有可能是不同的,因为set内部存储的元素是无序的。
查看全部
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