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OSI七层模型查看全部
-
数据封装过程查看全部
-
应用层查看全部
-
TCP/IP三次握手查看全部
-
传输层 传输层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传输层,为应用层实体提供端到端的通信功能,保证了数据包的顺序传送及数据的完整性。该层定义了两个主要的协议:传输控制协议(TCP)和用户数据报协议(UDP)查看全部
-
网际互联层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,主要解决主机到主机的通信问题。它所包含的协议设计数据包在整个网络上的逻辑传输。该层有三个主要协议:网际协议(IP)、互联网组管理协议(IGMP)和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(ICMP)。查看全部
-
网络接口层协议 网络接入层与OSI参考模型中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相对应。 它负责监视数据在主机和网络之间的交换。事实上,TCP/IP协议本身并没有定义该层的协议,而由参与互连的各网络使用自己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协议,然后与TCP/IP的网络接入层进行连接。地址解析协议(ARP)工作在此层,即OSI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。查看全部
-
1.远程终端之后要输入logout来退出,否则用户信息会卡住linux中 2. netstat -tuln 可以用来看有多少端口服务正常打开 netstat -an 看全部网络的连接状况 3.netstat -an | grep ESTABLISHED | wc -l 利用管道符的命令连接可以看当前与多少用户正在连接 4.netstate -rn 和route -n 命令可以查看网关 5.nslookup命令可以看DNS,nslookup 网络域名 会显示域名相对于的IP(输入exit返回到命令行)查看全部
-
网络配置 vi /etc/sysconfg/network-scripts/ifcfg-eth0 主机名文件 vi /etc/sysconfig/network hostname [主机名] #查看与临时设置主机名命令 #临时设置成功后需要重新登录系统才能在命令行提示符生效 DNS配置文件: vi /etc/resolv.conf #nameserver 名称服务器即dns查看全部
-
1.网络地址:IP地址和掩码地址换算成2进制进行与运算就是网络地址。 2.IP地址与掩码中0相对应的位全部变成1,得出来的结果就是广播地址 3.介于网络地址和广播地址之间的地址就是主机地址查看全部
-
1.看IP的时候要记得看子网掩码,只要和掩码255对应的位变化就代表是不同的网段,和掩码0对应的位变化就是对应同一网段的不同主机。 2.掩码的作用就是用来确定IP地址中哪一位变化代表不同的网段,哪一位变化代表相同网段中的不同主机 3.掩码的分配是可以变化的,比如说可以给B类的IP分配一个C类的掩码查看全部
-
IP地址127.0.0.1代表计算机自己查看全部
-
linux配置ip地址的方法查看全部
-
修改ip地址 网关 主机名查看全部
-
网卡信息文件查看全部
举报
0/150
提交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