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端口相当于各种服务的代号。FTP(文件传输协议):端口号20 21;SSH(安全shell协议):端口号22;telnet(远程登录协议):端口号23;DNS(域名系统):端口号53;http(超文本传输协议):端口号80; SMTP(简单邮件传输协议):端口号25;POP3(邮局协议3代):端口号110。这些常用的协议的端口不区分TCP和UDP,在TCP和UDP里面这些端口都是相同的,不能被改变。但DNS既是TCP协议也是UDP协议。查看全部
-
将IP地址和子网掩码转化为2进制数,IP与子网掩码进行逻辑与运算的结果就是网络地址,将子网掩码后面的0所对应的IP位数全部换成1就是广播地址(广播地址是专门用于同时向网络中所有工作站进行发送的一个地址)。当IP地址类别与子网掩码不对应时就以子网掩码为主。查看全部
-
IP和子网掩码必须同时使用,不能分开。子网掩码是用来确定IP地址的哪一个数变化是不同的网段,哪一个数变化是不同的主机(只要是跟255对于的数字发生变化就是不同的网段,只要跟0对应的数字发生变化就是不同的主机)。子网掩码里不一定是255.0.0.0或者255.255.0.0或者255.255.255.0,它可以变化,但8个1必须在一起。查看全部
-
1.0.0.0代表网络本身,不能分配;1.255.255.255代表当前网络的广播地址。A类IP的第一个数字代表网段,后面的3组8位共24位代表主机数,所以共有2^24-2个主机数;B类IP的前两个数代表不同的网段,后面的两个数代表不同的主机,所以共有2^16-2个主机数;C类IP的前三个数字代表不同的网段,而后面的一个数代表不同的主机,所以不同的主机数共有2^8-2个。查看全部
-
OSI模型与TCP/IP模型的比较查看全部
-
数据封装过程查看全部
-
TCP/IP三次握手,TCP好比打电话,可靠,而UDP则更好比发短信,速度快,但可能丢失。查看全部
-
传输层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传输层,该层协议定义了两个主要的协议:传输控制协议(TCP,可靠)和用户数据报协议(UDP,不可靠但速度快)。查看全部
-
网际互联层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,该层有三个主要协议:网际协议(IP),互联网组管理协议(IGMP),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(ICMP,这个协议其实就是我们的ping)。查看全部
-
地址解析协议(arp)工作在网络接口层,arp将ip翻译成为mac地址。查看全部
-
Xshell的使用 1.安装。 2.属性选择 常规-->名称随便写、协议选择SSH、主机填写远程连接的IP地址。 winSCP工具: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传递,使用的是SFTP协议查看全部
-
非对称加密算法03 公钥--->锁查看全部
-
非对称加密算法02查看全部
-
非对称加密算法01查看全部
-
对称加密算法查看全部
举报
0/150
提交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