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ove(1, a, b, c),你看,这里就和之前复杂情况下的第二步是一个写法。但是我要的是打印出来的显示效果。所以由于我们实际上是对第二个参数和第四个参数进行了操作。如果我们打印的话,当然要打印出改变量了,那么当然打印的就是第二个和第四个参数,也就是a和c。
2017-02-19
我理解是move(n, a, b, c)其中n, a, b, c是其中的参数,n表示的是从move中的第二个参数移动到第四个参数的棋子数量。我们先来看复杂的情况,也就是n>=2的时候,那么第一步是要从a中挪动n-1个棋子到b上,但是由于move移动的是从第二个参数移动到第四个参数,那么只好把move的形参改写move(n-1, a, c, b)。第二步就是把a中剩下的一个最大的棋子放到c上,那么就是move(1, a, b, c)。第三步就是把之前放在b上的那一堆儿n-1个放到c上,也就是move(n-1, b, a , c)。那么好了再来看最简单的情况,就是a只有一个,直接移动它,也就是
2017-02-19
def generate_tr(name, score, td = '<td>'):
if score < 60:
td = '<td style="color:red">'
return ('<tr><td>%s</td>'+td+'%s</td></tr>') % (name, score)
if score < 60:
td = '<td style="color:red">'
return ('<tr><td>%s</td>'+td+'%s</td></tr>') % (name, score)
2017-02-19
已采纳回答 / bkpcp
看你截图的最后三行,最后一行打印一个list,list里有两个成员,每个成员都是采用Unicode编码的字符串,所以你的表示方法是正确的,确实已经创建中文list了。你的问题应该是,为啥没有显示中文字符,而是显示Unicode编码字符,或者如何将Unicode字符显示出来:在python3中,可以使用 ord 与 chr 函数a = '中’b = ord(a) #print b输出 20013c = chr(b) 输出 '中'对python2不熟,可以自行百度
2017-02-19
def average(*args):
return (sum(args) / float(len(args))) if len(args) else 0.0
print average()
print average(1, 2)
print average(1, 2, 2, 3, 4)
return (sum(args) / float(len(args))) if len(args) else 0.0
print average()
print average(1, 2)
print average(1, 2, 2, 3, 4)
2017-02-19
最新回答 / 统领七界
and 就类似于C语言里的&&,用于逻辑判断,也有短路效应,如果第一个表达式为False,则整个表达式的值为False,且第二个表达式不会被计算;如果第一个表达式是True才会去计算第二个表达式,此时,若第二个表达式为True,则整个表达式为True,第二个表达式为False则整个表达式为False。对于1 and None,1为True,None表示False,所以整个表达式的值为False。
2017-02-19
def firstCharUpper(s):
return s[0].upper()+s[1:].lower()
print firstCharUpper('hello')
print firstCharUpper('sunday')
print firstCharUpper('september')
return s[0].upper()+s[1:].lower()
print firstCharUpper('hello')
print firstCharUpper('sunday')
print firstCharUpper('september')
2017-02-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