已采纳回答 / 清波
这就涉及到 函数里的变量名和外面的变量名的问题了, 一般来说,在Python 里面如果不用global 关键字 声明的变量名,变量外面是不能用的。 但是题主提出的问题和 变量的作用域还不太一样, 简单来说可以这么理解:move()这个函数最后返回的并不是 nx, ny 两个变量, 返回的是这两个变量的值, 而代码:<...code...>本质上等同于:<...code...>
2016-03-30
已采纳回答 / 清波
<...code...>这个for循环生成式的意思是:<...code...>而题主给出的代码:<...code...>就成了:<...code...>所以逻辑上不合适, 而解释器报错一般都会报: invalid syntax.或者简单的记住,for循环生成式 是for 嵌套if.
2016-03-30
已采纳回答 / kurio
要么缩进问题s = set(['Adam', 'Lisa', 'Paul']) L = ['Adam', 'Lisa', 'bart', 'Paul'] for i in L: if i in s: s.remove(i) else: s.add(i)print(s)结果:{'bart'}
2016-03-29
已采纳回答 / 清波
这句话是给python 解释器看的, 需要注意两点:1.必须将编码注释放在第一行或者第二行2.可选格式有:<...code...><...code...><...code...>官方文档如下:https://www.python.org/dev/peps/pep-0263/
2016-03-29
已采纳回答 / 清波
就像练习里要求的那样:针对下面的set,给定一个list,对list中的每一个元素,如果在set中,就将其删除,如果不在set中,就添加进去。<...code...>所以随后set 中只剩下一个,原本不在 set 中的 'Bart'
2016-03-29
已采纳回答 / 清波
加上u 也是正确的, 但是网站的 正确性验证 做的不严谨, 所以直接报错了, 为没有执行你写的代码。 所以想要通过课程 就不要加u:<...code...>
2016-03-28
已采纳回答 / 清波
答案里面用的是数字,而你的代码用的是字符串, 在if 判断时, 正好数字越大的编码越大,所以凑巧 题主的写法从输出来说,看起来正确,但是输出的还是字符串,而不是数字。 题主自己的代码肯定自己明白思路,我简单说明下答案里代码的思路:<...code...>在这两重循环里, x和y 都是数字, 但是x 要用在十位 上,所以最后输出是 选择了 x乘以10: x*10
2016-03-28
已采纳回答 / 清波
<...code...>n 是一个变量, 初始值为1, 而后在while 循环的 循环体中,依次重新赋值为 其原有值加1,: n=n+1, 则n 的值依次递增为 2,3,4,5,6、、、 直到 n的值为21时, 达成if n>20, 则break while 循环, 即 跳出 while 循环。
2016-03-28
已采纳回答 / 清波
Python 的列表, 在每次del (删除)pop (有返回的删除)insert (插入)append (从最末端添加)时,都会自动更新 index(索引号), 长度(len) 等 列表自有属性。 是不是很强大, 哈哈!!
2016-03-27
已采纳回答 / 清波
哇,楼主好思路呀,不过有两个小问题:<...code...>第一: x/100==x%10 , 这个语句是逻辑判断 而不是成员资格判断(如: x in range(999)) , 所以不能用for, 应该用 if.第二, x/100==x%10, 在 x 为0,10,20...
2016-03-27
已采纳回答 / 七月眼泪
可以在第一行添加注释# -*- coding: utf-8 -*-目的是告诉Python解释器,用UTF-8编码读取源代码。然后用Notepad++ 另存为... 并选择UTF-8格式保存。
2016-03-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