冒泡排序算法相关知识
-
php数组冒泡排序算法实例本文实例讲述了php数组冒泡排序算法。分享给大家供大家参考,具体如下: <?php /*@冒泡排序算法*/ $array=array(5,45,22,11,32,28,35,56,17,21,92); $len=count($array);//计算数组长度 for($i=0;$i<$len-1;$i++){//需要比较$len-1轮,每一轮需要比较$len-1次 for($j=0;$j<$len-1;$j++){//需要比较$len-1
-
c/c++冒泡排序算法解析冒泡排序原理解析(小-大):从头开始,两个数相比较,如果一个数大于它的 后一个数,那么两数交换位置,一直比较到最后两个,下一次就会少排序一次。 概述:总是从排序的数中找出最大的那个,并将它放置在参与排列的数中的最尾。 具体排序步骤还是用代码说话: void BubbleSort(){ int array[10] = { 2,3,7,1,9,0,6,4,5,8 }; //先输出原数组做对照 for (int i = 0; i < 10; i++) { printf("array[%d]:%d\n", i, array[i]); } //冒泡排序算法 for (int i = 0;
-
冒泡排序算法以及优化方案冒泡排序算法原理:(从小到大排序) 1.比较相邻的元素。如果第一个比第二个大,就交换他们两个 2.对每一对相邻元素作同样的工作,从开始第一对到结尾的最后一对,交换一趟后,最后的元素会是最大的数 3.针对所有的元素重复以上的步骤,除了最后一个 4.持续每次对越来越少的元素重复上面的步骤,直到没有任何一对数字需要比较 1.按照定义,可用如下代码对一个数组实现冒泡排序 2.优化方案1(定义一个变量l来保存一趟交换中两两交换的次数,如果l==0,则说明排序已经完成,退出for循环) 3.
-
java冒泡排序算法实现原理:比较两个相邻的元素,将值大的元素交换至右端。 思路:依次比较相邻的两个数,将小数放在前面,大数放在后面。即在第一趟:首先比较第1个和第2个数,将小数放前,大数放后。然后比较第2个数和第3个数,将小数放前,大数放后,如此继续,直至比较最后两个数,将小数放前,大数放后。重复第一趟步骤,直至全部排序完成。 第一趟比较完成后,最后一个数一定是数组中最大的一个数,所以第二趟比较的时候最后一个数不参与比较; 第二趟比较完成后,倒数第二个数也一定是数组中第二大的数,所
冒泡排序算法相关课程
冒泡排序算法相关教程
- 1. 冒泡排序算法原理 所有的算法介绍都始于排序算法,所有的排序算法都会始于冒泡排序。排序问题是一个非常古老的问题,从算法出生就被研究到现在。当然主要是排序的规模再不断扩大,从一开始的几百到几千个数排序,到现在对几百亿个数甚至几千亿数进行排序,这里面用到的技术和算法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。当然,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,今天我们以这个冒泡算法为例,正式进入算法的世界。排序问题:给定一列数据, 对它们进行排序,并按照从小到大 (或者从大到小) 的顺序输出;输入: [8, 7, 12, 3, 2, 11, 10, 6]输出: [2, 3, 6, 7, 8, 10, 11, 12]我们来用冒泡排序算法来解决一下这个问题,在开始动手写代码之前先来看下冒泡排序的原理:冒泡排序的思想比较简单,对于需要从小到大排列的数组,我们采用这样的方式:从第一个位置开始,两两比较相邻元素的大小 (第一个位置和第二个位置),如果前者比后者大,那么交换两者的位置;接下来比较下一个相邻位置(第二个位置和第三个位置)元素的大小,然后将大的值放到后面,这样一直比较到最后一个位置,此时数组中的最大值就会落到最后一个位置上,这时第一轮比较就结束了。接着开始第二轮比较,同样是从第一个位置开始,两两相邻比较,将较大者交换到后面位置,但这次我们比较到倒数第二个位置即停止。此时倒数第二个位置的元素就是除最后一个元素外的最大值。
- 冒泡排序 今天我们来详解冒泡排序算法,从原理到实现,然后再到算法分析三个部分完成对这个算法的剖析。
- 3. 冒泡排序算法 Python 实现 基础的冒泡排序实现代码如下:# 代码位置:sort_algorithms.pydef bubble_sort(nums): """ 冒泡排序算法 输入:nums,无序列表 执行完后该nums值会变成有序列表 """ for i in range(len(nums) - 1): for j in range(0, len(nums) - i - 1): # 如果当前元素比下一个元素大,则交换两个元素,保证左边的比右边的元素要小 if nums[j] > nums[j + 1]: # 交换相邻元素 nums[j], nums[j + 1] = nums[j + 1], nums[j]我们简单写个代码测试下这个函数:# 冒泡排序算法from sort_algorithms import bubble_sortif __name__ == '__main__': nums = [8, 7, 12, 3, 2, 11, 10, 6] bubble_sort(nums) print('排序后的nums:{}'.format(nums))执行后结果如下:排序后的nums:[2, 3, 6, 7, 8, 10, 11, 12]这里的实现非常简单,注意两个 for 循环的次数即可,然后便是相邻数据比较,满足条件即交换数据。接下来我们要分析这种算法的复杂度。
- 1. 冒泡排序算法分析 以此类推,对于 n 个元素的排序,在第 n-1 轮迭代后,我们的排序工作就结束了,此时的数组正是从小到大依次排列好。下面我们用一幅图对冒泡排序算法进行说明,如下:冒泡排序第一轮迭代在第一轮迭代完成后,全局的最大值便落到了最后位置。接下来的第二轮迭代中,我们就不会再比较这个位置,而是相邻比较到倒数第二个位置结束;接下来第三轮迭代是比较到倒数第三个位置结束;以此类推,直到最后一轮迭代只剩下一个元素即可,此时得到的排列顺序正是从小到大的有序排序。下面给出第二轮迭代示意图,其余迭代过程依次类推:冒泡排序第二轮迭代过程在经过 n-1 轮迭代后,最后得到的结果就是我们想要的从小到大的排序顺序:2,3,6,7,8,10,11,12如果你还是不明白冒泡排序的原理的话,可以看下面的动态图:冒泡排序原理动态演示图冒泡排序的思想就是这样:通过一轮相邻元素的比较,将最大值找到并交换到最后的位置,第二轮找到第二大的值,放到倒数第二个位置,直到最后一轮迭代,找到第二小的值,放到第二个位置上,最小值此时就在第一个位置上。接下来我们就开始完成该算法的 Python 编程。
- 2. 什么是冒泡排序? 冒泡排序(Bubble Sort),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中较为简单的一种排序算法。它重复地遍历要排序的序列,会依次比较两个相邻的元素,如果发现两个相邻的元素顺序错误就把它们交换过来。遍历序列的工作会重复地进行直到没有相邻的元素需要交换位置,也就是说序列的排序工作已经完成。冒泡排序的算法名称的由来就是因为在排序的过程中,按照排序规则(升序或者降序),越小或者越大的元素会经过交换之后慢慢 “浮” 到序列的顶端,就如同水中的气泡一样最终会浮到顶端一样,所以起名为 “冒泡排序”。
- 3. 冒泡排序过程 在介绍完冒泡排序之后,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冒泡排序的实现步骤具体是什么样的吧。这里我们假设待排序的序列为 [9,2,11,7,12,5],我们按照从小到大的序列进行排序。
冒泡排序算法相关搜索
-
mac osx
machine_start
macox
magellan
malloc
manifest
manifest文件
map
map 遍历
mapreduce编程
maps google com
margin
margin bottom
margin left
margin right
margin top
marginbottom
marginheight
marginleft
margin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