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移动端开发或SDK集成过程中,最常见的调试痛点之一就是:
“抓不到请求包,但我确定App已经发出去了。”
尤其是在 HTTPS 请求、封装SDK、真机环境、系统限制等条件叠加时,你可能会发现:
- 模拟器好好的,真机上什么都看不到;
- Charles 和 Fiddler 正常运行,但没有任何数据流;
- 安装了证书还是握手失败;
- 网络异常提示但无法定位请求路径;
这不是个别问题,而是现代应用架构和安全机制所带来的抓包难题常态化。
这篇文章,我们不只谈一个工具,而是介绍五种真实可用的方法组合,帮助你在“抓不到包”的时候,有多个备选方案可以落地尝试。
方法一:确认代理设置 + Charles/Fiddler 最佳实践
适用场景:模拟器调试、桌面浏览器请求、APP请求未加密时
操作建议:
- 手机/模拟器连接 Charles/Fiddler 所在电脑;
- 开启代理监听端口(默认8888);
- 安装并信任根证书(iOS需在设置内启用);
- 开启 SSL Proxying(针对目标域名);
优点:
- 成本低,上手快;
- 适合前期开发联调使用;
局限:
- 无法穿透HTTPS Pinning;
- 真机上设置繁琐且成功率低;
- 抓不到封装SDK或Native请求;
方法二:使用 mitmproxy 模拟异常场景
适用场景:需要构造异常返回、验证接口容错、测试错误码处理逻辑
操作建议:
- 设置 mitmproxy 作为手机/模拟器代理;
- 使用 Python 脚本拦截并修改请求或响应;
- 自定义返回结构/错误码进行健壮性测试;
优点:
- 拦截控制灵活,适合自动化测试集成;
- 支持自定义行为模拟,远比Charles强大;
局限:
- 证书处理难度较高;
- 真机和高级封装请求仍可能失效;
方法三:用 Wireshark 看“到底有没有发请求”
适用场景:怀疑请求未发送、握手失败、底层网络中断等
操作建议:
- 启动 Wireshark 监听真机所连网络接口;
- 过滤目标IP/端口,确认是否有发起TCP连接;
- 查看是否成功握手或卡在某TLS阶段;
优点:
- 不依赖代理、证书;
- 能看到“是否真正发包”这件事;
局限:
- 无法解密HTTPS;
- 无法筛选App级别请求;
- 操作复杂、数据噪音大;
方法四:启用系统日志 + 网络调试开关
适用场景:Android真机抓包失败、怀疑系统拦截行为、特定ROM或权限问题
操作建议:
- 使用
adb logcat
查看请求发送、证书校验、代理连接等日志; - 开启网络调试标志(如Network Security Config);
- 排查是否存在“禁止代理”策略或安全软件阻断行为;
优点:
- 快速验证是否因系统限制导致抓包失败;
- 能辅助分析“证书不信任”“网络超时”等问题;
局限:
- 日志不全、依赖厂商适配;
- 难以直接还原请求细节;
方法五:物理抓包(以 Sniffmaster 为代表)
适用场景:真机HTTPS抓包失败、封装SDK无日志、双向认证拦截、系统禁止代理
操作建议:
- 将设备通过数据线连接电脑;
- 使用 Sniffmaster(抓包大师)启动抓包任务;
- 实时查看TCP/HTTPS/UDP流量,筛选指定App包;
- 支持请求内容查看、导出、JavaScript修改等操作;
优点:
- 真机支持,适用于iOS/Android;
- 无需代理、证书、Root/越狱;
- 支持解密双向Pin机制,能看见其他工具看不到的东西;
局限:
- 适合中高级调试阶段;
- 对非开发用户可能学习成本稍高;
综合建议:用对工具,而不是只会抓一个
抓不到包,并不是因为你“不懂抓包”,而是你可能:
- 用了不适合当前架构的工具;
- 忽略了请求行为背后的安全机制;
- 单一依赖代理思维,忽略其他抓包通路;
我们团队现在的推荐组合调试策略是:
阶段 | 工具组合 |
---|---|
开发联调 | Charles / Postman |
协议模拟 | mitmproxy + Python脚本 |
真机调试 | Sniffmaster + Wireshark |
失败排查 | Wireshark + 系统日志 |
上线验证 | Sniffmaster 抓真实构建包行为 |
点击查看更多内容
为 TA 点赞
评论
共同学习,写下你的评论
评论加载中...
作者其他优质文章
正在加载中
感谢您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的~
扫码打赏,你说多少就多少
赞赏金额会直接到老师账户
支付方式
打开微信扫一扫,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