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Warning: $HADOOP_HOME is deprecated 解决办法,推荐用下面的,在/etc/profile 文件最后增加 export HADOOP_HOME_WARN_SUPPRESS=1查看全部
-
适用性及局限性: - 适合数据批量读写,吞吐量高 - 不适合交互式应用,低延迟很难满足 - 适合一次写入多次读写,顺序读写 - 不支持多用户并发写相同文件查看全部
-
HDFS的特点 1)数据冗余,硬件容错(一式三份来保证) 2)流式数据访问:写一次,读多次,一旦写入无法修改,只能通过写入到新的块删除旧的块进行处理 3)存储大文件(特适合,因为小文件多,势必加重NameNode的负担)查看全部
-
HDFS读取文件的流程:客户端发起文件读取请求,NameNode告诉他数据块的位置,客户端进行读取——over!查看全部
-
HDFS写入文件的流程:客户端发起文件写入,文件拆分块,通知NameNode有东西要写入,请找些空闲块出来,返回到DataNodes——写入Blocks,流水线复制(为了容错的),最后更新元数据查看全部
-
系统瓶颈:存储容量、读写速度、 计算效率.....查看全部
-
二级NameNode:NameNdoe定期同步元数据映像文件到二级NameNode,一旦故障,备胎转正,成正宫娘娘!查看全部
-
心跳检测:DataNode定期向NameNode发心跳消息,刷新存在感!!查看全部
-
数据块副本:每个数据块3个副本,分布在2机架3节点上查看全部
-
HDFS的文件被分成以默认64MB大小的块进行存储,块是文件存储处理的逻辑单元。 块的组成部分: 1)NameNode 是管理节点,存放文件元数据,包含2部分: - 文件与数据块的映射表 - 数据块与数据节点的映射表 2)DataNode 是HDFS的工作节点,用于存放真正的数据查看全部
-
Hadoop重要组成部分: 1)HDFS 文件系统 2)Mapreduce 并行计算框架查看全部
-
果然是安装过程的总结查看全部
-
配置完4文件之后,进入#cd /opt/hadoop-1.2.1/bin 目录 1)执行#hadoop namenode -format 进行格式话,若有报错,看报错提醒进行更改; 2)执行#start-all.sh 进行启动 3)执行#jps 查看启动是否成功查看全部
-
/etc/profile 文件配置增加“HADOOP_HOME”配置 export HADOOP_HOME=/opt/hadoop-1.2.1 export PATH=$JAVA_HOME/bin:$JRE_HOME/bin:$HADOOP_HOME/bin:$PATH查看全部
-
mapred-site.xml文件配置如下: <configuration> <property> <name>mapred.job.tracker</name> <value>oracle:9001</value> </property> </configuration>查看全部
举报
0/150
提交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