希望后续不要水
我对课程内容很感兴趣,到目前为止感觉还可以(毕竟失望数多了),希望后期不要水!
如何定义水不水:
1. 项目是否有完整的测试
写测试对理解项目非常有帮助,且针对不同场景运用不同的测试技巧,编写测试代码还能倒逼程序员写出可测试的代码
对测试的不重视是现在大部分实战课程欠缺的,而这恰恰是企业所重视的!越是高并发、涉及金钱的业务越少不了测试
比如:对handlder层的测试,对service层的测试,对db层的测试,如何模拟请求,性能测试等等
每层都有多种情况,每种情况介绍一两个实例,每层都应覆盖到
(别拿课程时间限制做借口,你可以分为上下两门,又不是没有先例)
2. 免费课与实战课之间的关系
如果先出的免费课与实战课不搭边,那么离水就不远了。
慕课网定律,免费课能够作为实战课程的前置、基础课的一般质量都不错,为什么?说明老师有条理啊、准备充足!
举例说明:
正例:ccmouse(http://www.imooc.com/t/4898742),Geely(http://www.imooc.com/t/2705746)的课程
反例:XX千万级Websocket消息推送....及其实战
你想啊,我是对免费课程很感兴趣被吊起了胃口,结果因为所谓的“课时限制”只看到了PPT,又因为某种“限制”看到了一个
与免费课毫不相干的实战课程,内心难免有些失落但我对老师还是认可的,所以拿着对免费课程积攒的认可等,无脑地买了付费课程,结果.....
课程代码虽然还没发布,但我大概能猜到套路,代码是经过简化的玩具demo,和课程前面几章里介绍的那些高大上PPT不大能对的上
(反例都是这么干的)
如果真的是这样,那这里有个逻辑问题:
讲了个高大上的PPT =》 代码不匹配,因为是时间限制 =》 时间有了,开了一门实战与前面高大上PPT无关???
请问免费课中的高大上的PPT是用来干什么的?
抽象后,你会发现这个模式和去中关村买电脑是一个套路:
先介绍一个非常牛的配置(免费课只有PPT,没有匹配代码)把你胃口吊起来,然后再告诉你没有货了(时间限制,讲不完后续课程敬请期待)
再介绍给另一个配置给你(实战课另一个业务),然后买完回去后..... 恩,现在中关村已经没有人再去那买电脑了!
再问,免费课中的高大上的PPT是用来干什么的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