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append函数
append()方法总是将元素添加到list的尾部
insert函数
insert()需要两个参数,分别是需要插入的位置,以及需要插入的元素
当有元素插入时,此时其他的元素都将自动往后移动一位,这个时候再使用相同的索引获取后面的元素,将会得到不一样的结果
查看全部 -
Python的列表,除了支持正向顺序索引获取列表中的每一个元素以外,也支持倒序访问list中的每一个元素。
names = ['Alice', 'Bob', 'David', 'Ellena']
对于names列表,Ellena的名字排在最后,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倒数第一个,在Python中,可以使用-1来表示最后一个元素。
查看全部 -
由于列表list是一个有序的容器,所以在list里面,每一个元素都有一个唯一的位置,称为索引(index)
列表的定义也是通过中括号[]来定义的,但这和通过索引访问列表里面的元素并不冲突
我们在使用索引的方式访问列表时,一定要特别注意不要越界
列表和字符串一样,也支持切片,通过切片的方式,获取到列表的子列表
如果我们越界切片的话,不会出现Python运行错误,但是按照这样的下标去切片,获取不到任何元素
查看全部 -
列表是有序的
字符串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列表,它只能按顺序存放多个字符。通过for循环访问列表每一个元素的方式,我们称为迭代。
而对于一个空的列表,使用for循环访问,将不会打印任何东西。
查看全部 -
容器是一种可以把多个元素放在一起的数据结构,容器中的元素可以逐个地迭代获取,可以用in, not in等关键字判断某个元素是否包含在容器中
在Python中,包括列表(list)、元组(tuple)、字典(dict)、集合(set)等,他们都可以放入多个元素,因此都可以算作是容器
列表(list)是一种有序的容器,放入list中的元素,将会按照一定顺序排列。构造list的方法非常简单,使用中括号[]把需要放在容器里面的元素括起来,就定义了一个列表
list可以同时放入任意类型的数据
查看全部 -
continue继续循环
使用continue,我们可以控制循环继续下去,并跳过continue后面的逻辑
查看全部 -
break跳出循环
用 for 循环或者 while 循环时,如果要在循环体内直接退出循环,可以使用 break 语句。
查看全部 -
while 循环
while循环可以继续进行下去的条件更加简单,只需要判断while循环的条件是否为True即可,当条件为True时,即继续运行下去。
查看全部 -
for 循环
s = 'ABCD'
for ch in s:
print(ch) # 注意缩进在上述代码中,ch是在for循环中定义的,意思是把字符串s中的每一个元素依次赋值给ch,然后再把ch打印出来,直到打印出字符串s的最后一个字符为止。
查看全部 -
if-elif-else语句
1.elif就是else if的意思
2. score = 59
if score < 60:
print('抱歉,考试不及格')
elif score >= 90:
print('恭喜你,拿到卓越的成绩')
elif score >= 80:
print('恭喜你,拿到优秀的成绩')
else:
print('恭喜你,考试及格')
特别注意: 这一系列条件判断会从上到下依次判断,如果某个判断为 True,执行完对应的代码块,后面的条件判断就直接忽略,不再执行了。查看全部 -
if-else语句
在这里,同样需要注意两个地方:
(1)冒号,在else中,同样需要冒号
(2)缩进,在else的子逻辑分支,同样需要缩进
查看全部 -
score = 59
if score < 60:
print('抱歉,考试不及格')这里有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:
(1)可以看到print('抱歉,考试不及格')这行代码明显比上一行代码缩进了,这是因为这行代码是if判断的一个子分支,因此需要缩进,在Python规范中,一般使用4个空格作为缩进
(2)在if语句的最后,有一个冒号 : ,这是条件分支判断的格式,在最后加入冒号 : ,表示接下来是分支代码块
查看全部 -
按照位置取字符串的方式使用中括号[]访问,此时可以把字符串看作是一个列表
在程序的世界中,计数是从0开始的,使用0来表示第一个
在中括号[]中填入两个数字,中间用冒号分开,表示子串的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,并且这是半闭半开区间,不包括最后的位置
查看全部 -
Unicode通常用两个字节表示一个字符,原有的英文编码从单字节变成双字节,只需要把高字节全部填为0就可以
在python3中,默认使用UTF-8 Unicode来进行编码
在python2中,需要显式指明该字符串是Unicode字符串
3.在python3中,中文字符串和英文字符串无异
查看全部 -
字符串format由两个部分组成,字符串模板和模板数据内容组成,通过大括号{},就可以把模板数据内容嵌到字符串模板对应的位置。
# 字符串模板
template = 'Hello {}'
# 模板数据内容
world = 'World'
result = template.format(world)
print(result) # ==> Hello World如果模板中{}比较多,则容易错乱,那么在format的时候也可以指定模板数据内容的顺序。
# 指定顺序
template = 'Hello {0}, Hello {1}, Hello {2}, Hello {3}.'
result = template.format('World', 'China', 'Beijing', 'imooc')
print(result)# 指定{}的名字w,c,b,i
template = 'Hello {w}, Hello {c}, Hello {b}, Hello {i}.'
world = 'World'
china = 'China'
beijing = 'Beijing'
imooc = 'imooc'
# 指定名字对应的模板数据内容
result = template.format(w = world, c = china, b = beijing, i = imooc)
print(result)
查看全部
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