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对于多个分支结构的程序,要用到多个if函数,可以用if-elif-else函数,格式如下:
if 条件:
print()
elif 条件:
print()
elif 条件:
print()
else:
print()
特别注意: 这一系列条件判断会从上到下依次判断,如果某个判断为 True,执行完对应的代码块,后面的条件判断就直接忽略,不再执行了。查看全部 -
对于多次分类的语句,我们可以用if-elif-else语句。格式如下:

查看全部 -
age=19
if age>18:
print('adult')
else:
print('teenager')查看全部 -
在这里,同样需要注意两个地方,第一个是冒号:,在else中,同样需要冒号;其次是缩进,在else的子逻辑分支,同样需要缩进。查看全部
-
Python之if-else语句
使用if判断,可以在当if条件为True时,执行if的子逻辑分支,但有时候,也想在if条件不为True时,执行别的子逻辑分支。查看全部 -
age=19
if age>18:
print('adult')查看全部 -
字符串:
1. "",'',''' '''
2. 字符串用\进行转义
3.转义字符 \不计入字符串的内容中。
***常用的转义字符还有:
\n表示换行
\t 表示一个制表符
\\表示 \ 字符本身查看全部 -
这里有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:
可以看到print('抱歉,考试不及格')这行代码明显比上一行代码缩进了,这是因为这行代码是if判断的一个子分支,因此需要缩进,在Python规范中,一般使用4个空格作为缩进
在if语句的最后,有一个冒号:,这是条件分支判断的格式,在最后加入冒号:,表示接下来是分支代码块查看全部 -
布尔类型:
1. and,or,not
2. 短路计算 解释器在做布尔运算时,只要能提前确定计算结果,它就不会往后算了
***Python把0、空字符串和None看成False,其他数值和非空字符串都看成True
查看全部 -
整数与浮点数:
1. 四则运算 +-*/
2. 取模运算 %
3. 地板除 忽略小数部分 //
4. round(数值,保留的位数)
查看全部 -
变量:
1. 合法变量名
2. 定义变量 变量=数据
3. python为动态语言
查看全部 -
Python之if语句
计算机之所以能做很多自动化的任务,因为它可以自己做条件判断,通过条件判断,选择做什么样的逻辑(当然,逻辑是需要我们提前写好的),我们称之为条件分支判断。查看全部 -
s='AABCDEFGHIJ'
a=s[1:9]
print(a)
运行结果:
ABCDEFGH
主要注意区间,不取最后一位查看全部 -
Python基础数据类型:
1. 整数
2. 浮点数
3. 字符串
4. 布尔值 True & False
5. 空值None
查看全部 -
s='abcd
ab=s[0:2]
print(ab)
运行结果:
ab
切片需要在中括号[]中填入两个数字,中间用冒号分开,表示子串的开始位置和结束位置,并且这是半闭半开区间,不包括最后的位置。ab = s[0:2] # 取字符串s中的第一个字符到第三个字符,不包括第三个字符
查看全部
举报
0/150
提交
取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