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有时候需要判断两个集合是否有重合的地方,如果使用传统的方法,需要使用for循环一个一个的去判断,非常麻烦,set提供isdisjoint()方法,可以快速判断两个集合是否有重合,如果有重合,返回False,否则返回True。
查看全部 -
item 遍历问题
查看全部 -
字符串format由两个部分组成,字符串模板和模板数据内容组成,通过大括号{},就可以把模板数据内容嵌到字符串模板对应的位置。
查看全部 -
因为Python把0、空字符串和None看成False,其他数值和非空字符串都看成True,所以:True and 0计算结果是0
继续计算0 or 99计算结果是 99
因此,结果是99。
需要注意的是,not计算的优先级是高于and和or的。查看全部 -
对小数点位数进行控制的函数
round(num1 , num2)
注:num1是运算的结果,需要控制位数的对象;num2是需要控制的位数 ;
查看全部 -
python现状

底层应用(驱动等)
移动开发(安卓,ios)
游戏开发
查看全部 -
python:
被发明于1989年,相比java和c/c++而言,python运行效率最慢,代码最少。
查看全部 -
就来了查看全部
-
print a and 'a=T' or 'a=F'
计算结果不是布尔类型,而是字符串 'a=T',这是为什么呢?
因为Python把0、空字符串''和None看成 False,其他数值和非空字符串都看成True,所以:True and 'a=T' 计算结果是 'a=T'
继续计算 'a=T' or 'a=F' 计算结果还是 'a=T'
要解释上述结果,又涉及到 and 和 or 运算的一条重要法则:短路计算。
1. 在计算a and b时,如果 a 是 False,则根据与运算法则,整个结果必定为 False,因此返回 a;如果 a 是 True,则整个计算结果必定取决与 b,因此返回 b。
2. 在计算a or b时,如果 a 是 True,则根据或运算法则,整个计算结果必定为 True,因此返回 a;如果 a 是 False,则整个计算结果必定取决于 b,因此返回 b。
所以Python解释器在做布尔运算时,只要能提前确定计算结果,它就不会往后算了,直接返回结果。
查看全部 -
不会报错的删除方法discard()
除了使用remove()方法删除元素以外,还可以使用discard()方法删除元素,并且,和remove()不同的是,当元素不存在时,使用discard()并不会引发错误,所以使用discard()是更加高效的一个方法。
清除所有元素的方法clear()
和dict一样,set也提供了clear()方法,可以快速清除set中的所有元素。
集合的子集和超集
set提供方法判断两个set之间的关系:
判断s1是否为s2的子集:s1.issubset(s2)
判断s2是否为s1的超集:s2.issuperset(s1)
判断集合是否重合
有时候需要判断两个集合是否有重合的地方,如果使用传统的方法,需要使用for循环一个一个的去判断,非常麻烦,set提供isdisjoint()方法,可以快速判断两个集合是否有重合,如果有重合,返回False,否则返回True。
查看全部 -
删除set元素
set提供了remove()方法允许我们删除set中的元素,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remove的元素不在set里面的话,那么将会引发错误,因此,使用remove()方法,我们需要格外小心,需要提前判断要remove()的元素是否在set里面,确保存在后,再进行remove。
查看全部 -
添加set元素
set提供了add()方法,我们可以使用add()方法,往set里面添加元素,对于set,如果添加一个已经存在的元素,不会报错,也不会改变什么。
批量往set里面添加元素:set提供了update()方法,可以一次性给set添加多个元素。
查看全部 -
dict 的特点
1、查找速度快:查找速度不受元素个数影响,但是缺点是占用内存大
2、有序和无序:3.5版本之前是无序的,3.5版本之后是有序的
一般在需要有序的dict时,我们会使用叫做Ordereddict的字典,来确保有序。
3、Key不可变:对于基础数据类型,字符串、数字等,这些都是不可变的,可以作为dict的key,而对于复杂数据类型,经过前面的学习,我们知道tuple是不可变的,list是可变的,因此tuple可以作为dict的key,但是list不可以作为dict的key,否则将会报错。
遍历dict(我们需要则需要遍历dict(这种时候需要使用for循环))
遍历dict有两种方法:
1、第一种是遍历dict的所有key,并通过key获得对应的value。
for key in d: # 遍历d的key value = d[key] if value > 60: print(key, value)
2、二种方法是通过dict提供的items()方法,items()方法会返回dict中所有的元素,每个元素包含key和value。
for key, value in d.items(): if value > 60: print(key, value)
查看全部 -
赋值语句其实有两个功能:
1、当key不存在时,往dict中添加对应的key: value元素。
2、当key存在时,会更新dict,用新的value替换原来的value。
因此,在使用赋值语句往dict中添加元素时,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覆盖问题,我们需要先判断key是否存在,然后再做更新。
查看全部 -
dict本身提供get方法,把key当作参数传递给get方法,就可以获取对应的value,当key不存在时,也不会报错,而是返回None。
查看全部
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