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python简介:


查看全部 -
在list里面,每一个元素都有一个唯一的位置,我们称之为索引(index),这和字符串是类似的,因此我们也可以通过位置的方式获取list中的元素,
我们通过中括号[]来按位置访问对应的元素。
,列表的定义也是通过中括号[]来定义的,但这和通过索引访问列表里面的元素并不冲突
查看全部 -
通过for循环访问列表每一个元素的方式,我们称为迭代。
查看全部 -
常用的转义字符还有:
\n表示换行
\t 表示一个制表符
\\表示 \ 字符本身查看全部 -
因为Python把0、空字符串和None看成False,其他数值和非空字符串都看成True,所以:
True and 0计算结果是0
继续计算0 or 99计算结果是 99
因此,结果是99。
需要注意的是,not计算的优先级是高于and和or的查看全部 -
变量名由大小写英文字母、数字和下划线_组成
变量不能用数字开头
变量尽量不要和Python关键字重合(比如前面学习过的:and、or、not,否则可能导致Python原有关键字发挥不出作用)
查看全部 -
浮点数可以用数学写法,如1.23,3.14,-9.01。但是对于很大或很小的浮点数,就必须用科学计数法表示,在Python中,把10用e替代,比如:1.23x10^9就是1.23e9,或者12.3e8,0.000012可以写成1.2e-5,同学可以自行举出更多的例子。
查看全部 -
二进制数只使用数字0、1表示,在Python中,二进制整数使用前缀0b表示,比如:0b0110,0b1100。
十六进制数除了0~9十个数字以外,还使用a、b、c、d、e、f,在Python中,十六进制使用前缀0x,比如:0x12ef,0xde2431af。
查看全部 -
列表(list)是一种有序的容器,放入list中的元素,将会按照一定顺序排列
构造list的方法非常简单,使用中括号[]把需要放在容器里面的元素括起来,就定义了一个列表。 括号内的字符串需要引号,数字不需要。
查看全部 -
只需要判断while循环的条件是否为True即可,当条件为True时,即继续运行下去。
比如计算1~100的和。
num = 1
sum = 0
while num <= 100:
sum = sum + num # 注意缩进
num = num + 1 # 注意缩进
print(sum) # ==> 5050查看全部 -
for 循环
s = 'ABCD'
for ch in s: ( ch可换)
print(ch) # 注意缩进在上述代码中,ch是在for循环中定义的,意思是把字符串s中的每一个元素依次赋值给ch,然后再把ch打印出来,直到打印出字符串s的最后一个字符为止。
小例子:L = [75, 92, 59, 68, 99]
请利用for循环计算出平均成绩。L = [75, 92, 59, 68, 99]
)sum = 0.0 (sum可换,0.0为初始数0可代表浮点数)若为0则代表整数
for x in L:
sum=sum+x (累加过程)
print(sum/5) (求平均数)
查看全部 -
x=['Alice', 'Bob', 'Candy', 'David', 'Ellena']
y=[89, 72, 88, 79, 99]
L=list(zip(x,y))
print(L)
def p_y(t):
return t[1]
L1=sorted(L, key=p_y, reverse=True)
x,y = zip(*L1)
print(x)
当我们执行L=list(zip(x,y))时,我们将列表x和y进行了压缩,即将相同索引位置的元素组合成了一个元组,然后将这些元组组成了一个新的列表L。
然后我们定义了一个函数p_y,该函数接受一个元组参数t,并返回该元组的第二个元素,也就是我们之前组合的元组中的y值。
接下来我们使用L1=sorted(L, key=p_y, reverse=True)对列表L进行排序,排序的依据是元组中的第二个元素y,并且我们指定了降序排序。
然后我们使用x, y = zip(*L1)将排好序的列表L1进行解压缩,即将L1中的元组分离成两个列表x和y。
最后我们打印输出了排序后的列表x,即按照y值降序排列的x列表。
查看全部 -
sort 与 sorted 区别:sort 是应用在 list 上的方法,sorted 可以对所有可迭代的对象进行排序操作。list 的 sort 方法返回的是对已经存在的列表进行操作,无返回值,而内建函数 sorted 方法返回的是一个新的 list,而不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的操作。
sorted 语法:
sorted(iterable, cmp=None, key=None, reverse=False)
参数说明:iterable -- 可迭代对象。
cmp -- 比较的函数,这个具有两个参数,参数的值都是从可迭代对象中取出,此函数必须遵守的规则为,大于则返回1,小于则返回-1,等于则返回0。
key -- 主要是用来进行比较的元素,只有一个参数,具体的函数的参数就是取自于可迭代对象中,指定可迭代对象中的一个元素来进行排序。
reverse -- 排序规则,reverse = True 降序 , reverse = False 升序(默认)。
查看全部 -
append()方法总是将元素添加到list的尾部。
names = ['Alice', 'Bob', 'David', 'Ellena']
names.append('Candy')
print(names) # ==> ['Alice', 'Bob', 'David', 'Ellena', 'Candy']列表需要按照首字母排序,这就需要使用insert()方法,insert()方法和append()方法不一样,insert()方法需要两个参数,分别是需要插入的位置,以及需要插入的元素。
names = ['Alice', 'Bob', 'David', 'Ellena']
names.insert(2, 'Candy')
print(names) # ==> ['Alice', 'Bob', 'Candy', 'David', 'Ellena']append() 每次只能增加一个元素extend() 能在后添加多个元素
x=['Alice', 'Bob', 'Candy', 'David', 'Ellena']
x.extend( ['Gen', 'Phoebe','Zero'] )
print(x)
查看全部 -
L = [95.5, 85, 59, 66, 72]
print(L[0])
print(L[1])
print(L[4])
#方法一 ,索引打印!
# sort() (自定义)排序函数
L = [95.5, 85, 59, 66, 72]
L.sort()
print(L)#===>L=(59, 66, 72, 85, 95.5)
L = [95.5, 85, 59, 66, 72]
L.sort()
L.reverse() #reverse() 逆传函数
print(L)L=(95.5 , 85, 72 , 66 , 59)
L = [95.5, 85, 59, 66, 72]
L.sort()
L.reverse()
print(L[0:3])
查看全部
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