已采纳回答 / onemoo
这个是个赋值语句,会计算等号右侧的值,并将其赋给num。而等号右侧括号中的第一项就是个函数调用,再次调用了这个函数getPeachNumber(n+1),其中有可能再次调用这个函数...直到某一次调用时传入的参数n==10,满足了递归结束条件,于是返回了1,而它的调用者(应该也是在一次getPeachNumber调用中)则完成了等号右侧的计算,并将计算出来的值赋给了它的num,最后将其值返回给了它的调用者——也许还是在前一个getPeachNumber中......最终main函数中的num得到了计算出来...
2015-01-31
已采纳回答 / 我爱电脑与体育
因为你只设置了,x=1为静态,而且这个fn()为void,是不返回值贮存的,况且,static静态只是说只能赋初值一次,并没有说不能运算,所谓的静态,只是一种贮存方式而已,并不是他有了就不能改变了
2015-01-31
已采纳回答 / 康振宁
因为小明一开始就会一个单词,所以,在第一天结束之前就会一个,而到第二天的时候,是会的2个,所以是getWordNumber(n-1)+n-1第一个n-1表示第几天,第二个n-1是表示当天那天会的单词数所以,最后的结果应该是1+1+2+3+4+5+6+7+8+9=46个
2015-01-30
已采纳回答 / 异形态熊猫
这是自己定义的一个函数,在主函数之前的,你在主函数中输入三个数a,b,c然后printf("三角形的周长是:%d\n", getGirth(a,b,c)); 的时候是调用之前定义的getGirth函数,先判断是不是三角形,如果是三角形你那个printf("三角形的周长是:%d\n", getGirth(a,b,c))就是周长,如果不是三角形,就先输出一个 printf("不构成三角形\n")然后再输出printf("三角形的周长是:%d\n", getGirth(a,b,c))现在这里就是0了。
2015-01-30
已采纳回答 / onemoo
首先你得知道:s1是一个长度为100的字符数组。s2是一个长度为4的字符数组。这是因为虽然你在声明时没有指定数组的长度,但是你用一个长度为4的字符串初始化s2,所以编译器自动将s2的长度确定为4。s3是一个长度为4的字符数组。道理同上。strcat(s2, s3) 这个函数是将s3中的内容(包括s3结尾的'\0')复制到s2中最后一个字符的后面(覆盖掉s2原来结尾的'\0'),这样就能把两个字符串中的字符连起来了,并且还是'\0'结尾。注意:这就需要s2有足够的长度来容纳这么多的字符,长度至少为 strl...
2015-01-28
已采纳回答 / 偌颜宁
1、放在上面是在上面先定义这个叫sum的变量,同时初始化他,如果放在while中,那么每次循环的时候都会初始化这个变量,并且他的生命周期只是在while中了,生命周期后面的课程有讲解2、当i满足小于等于100的时候,就会执行while循环内的循环体来循环。sum= sum+i;是将每次循环中sum+i的值赋值给sum,使其以相加后的值进行下一次运算
2015-01-28
已采纳回答 / Erik_Song
#include<stdio.h>int main(){ int score=7200; if(score>=10000){ printf("%s\n","钻石玩家");} else if(score>=5000){ printf("%s\n","白金玩家");} else if(score>=1000){ printf("%s\n","青铜玩家");} else{ ...
2015-01-28
已采纳回答 / AloneWalker
应该不是你的>=问题,而是内容里的其他问题。#include <stdio.h>int main() {int sale=120; //销售业绩为120万int year=1; //刚刚进入公司1年//完善代码if(sale>100){ //此大括号必须注明,int k1if(year>=2) //if、else后面不可配; //此大括号可缩写 int k2printf("恭喜你获得优秀员工奖"); //此大括号可缩写,int k2else //if、else后面不可配; /...
2015-01-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