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
python 与或非
查看全部 -
Python提供isinstance()函数,可以判断参数类型,它接收两个参数,第一个是需要判断的参数,第二个是类型。
查看全部 -
有时候由于函数的实现关系,需要特定的参数,就比如前面实现的求绝对值的函数my_abs(),如果传递一个字符串,就会引起错误。
查看全部 -
函数参数可以是任意的数据类型,只要函数内部逻辑可以处理即可。
查看全部 -
set和list类似,拥有一系列元素,但是set和list不一样,set里面的元素是不允许重复的,而list里面可以包含相同的元素;set与list的另一个区别是,set里面的元素是没有顺序的。
创建set的方式是使用set(),并传入一个list,list的元素将会被转换成set的元素。查看全部 -

+=的意思就是把左边的第一个符号移到右边,例如:“b+=c”,就是b = b+c的意思。
+=的意思就是把左边的第一个符号移到右边,其实就是b = b+c的意思。直接到b+=c的b+移到右边。
b+=c也就是b=b+c 的意思。其实计算的还有很多种的前缀,后缀等等的表达式。
就是b=b+c,将b的值取出再取出c的值,相加然后赋给b,存储在b开辟的内存空间中,类似的还有,b-=c、b*=c都是这个意思
实际上就是b=b+c的意思
之所以用b+=c,是从计算机的运算上考虑,符合计算机内部的计算原理 。 b+=c 的意思就是 b=b+c查看全部 -
使用递归函数需要注意防止栈溢出。
在计算机中,函数调用是通过栈(stack)这种数据结构实现的,每当进入一个函数调用,栈就会加一层栈帧,每当函数返回,栈就会减一层栈帧。由于栈的大小不是无限的,所以,递归调用的次数过多,会导致栈溢出。可以试试计算 fact(10000)。
查看全部 -
递归函数的优点是定义简单,逻辑清晰。
理论上,所有的递归函数都可以写成循环的方式,但循环的逻辑不如递归清晰。
查看全部 -
def fact(n): if n==1: return 1 return n * fact(n - 1)
我们可以拆解fact(5)计算的详细逻辑
===> fact(5) ===> 5 * fact(4) ===> 5 * (4 * fact(3)) ===> 5 * (4 * (3 * fact(2))) ===> 5 * (4 * (3 * (2 * fact(1)))) ===> 5 * (4 * (3 * (2 * 1))) ===> 5 * (4 * (3 * 2)) ===> 5 * (4 * 6) ===> 5 * 24 ===> 120
查看全部 -
在函数内部调用其他函数,是非常常见的,通过合理拆分逻辑,可以降低程序的复杂度。
如果在一个函数内部调用其自身,这个函数就是递归函数。
查看全部 -
不适合用Python开发的方面
查看全部 -
使用Python开发的软件
查看全部 -
最受欢迎的十大编程语言,Python第三
查看全部 -
Python的发展历史
查看全部
举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