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i=0
ride=1
while i<10:
ride *= i
print(ride)
print()还在循环体里面,但是它应该是跟循环体一个层次的。否则得到的结果就不正确。还有就是变量的初始化,什么情况为1什么情况为0,或者其他,根据条件进行初始化。
i=1
ride=1
while i<10:
ride =ride*i
i=i+1
print(ride)
同理,求1~100的和:
i=1
sum=0
while i<=100:
sum=sum+i
i=i+1
print(sum)
可见,这里的部分变量初始化的跟上面部分就不一样,因为条件要求不一样。还有循环体,代码循环体里面以及跟它同一个层次的要做好缩进。
总结:
终止条件不要忘记,保证循环x次
确保累加/乘/减...的数字,从什么开始,到什么结束
查看全部 -
s='ABCD'
for ch in s:
print(ch)
ch在for循环定义,将字符串s所有元素打印出来,直到s的最后一个元素。
L=[75,92,59,68,99]
sum=0.0
for ch in L:
sum=sum+ch
print(sum/5)
在这里,sum=0.0不能写在循环体下面,要在前面定义,进行初始化。
查看全部 -
not计算的优先级是高于and和or的
查看全部 -
布尔值可以用and、or和not运算(注意and,or,not都是Python语言本身的关键字)。
and运算是与运算,只有所有都为 True,and运算结果才是 True。
or运算是或运算,只要其中有一个为 True,or 运算结果就是 True。
not运算是非运算,它是一个单目运算符,把 True 变成 False,False 变成 True。
查看全部 -
根据这部分内容的例子,可以用if-elif-else实现,代码如下(在python解释器是可以运行的,在这里可能受到input()语句的影响,所以运行不了。
score=int(input('请输入你的成绩:'))
if score>90:
print('恭喜你,拿到一个优异的成绩')
elif scare>=80:
print('恭喜你,拿到不错的成绩')
elif score>60:
print('恭喜你,考试及格')
else:
print('很抱歉,考试不及格')
关于年龄,也是同样的道理:
year=int(input('请输入你的年龄:'))
if year>18:
print('adult')
elif year>=6:
print('teenage')
elif year>3:
print('kid')
else:
print('baby')
值得注意的是,在这段代码,要注意是不是一个层次的,如果一个 层次的要注意缩进,如果不是就不用。
同一个层次的,应该在同一个对应的相应的位置。
查看全部 -
year=int(input('请输入你的年龄:'))
if year>18:
print('adult')
else:
print('teenage')
本代码在python解释器可以运行,在这里不能,应该跟上一个章节的一样的问题。
查看全部 -
一。score=int(input('请输入你的成绩:'))
if score<60:
print('抱歉,你的成绩不及格')
else:
print('恭喜你,成绩及格')
不应该有问题,在input()这里好像实现。
二。记住input()的使用:
在Python中,input()函数用于从用户那里获取输入。这个函数会读取用户输入的内容,并将其作为字符串返回。
例如,如果你在Python中运行以下代码:
pythonuser_input = input("请输入一些文本: ")
print(user_input)当程序运行到input()函数时,程序将会暂停,等待用户输入一些文本,然后按回车键。用户输入的文本(在这个例子中是"Hello World")会被存储在user_input变量中。然后,当你运行print(user_input)时,它会打印出用户输入的文本。
请注意,input()函数总是将用户的输入作为字符串类型返回,即使你输入的是数字。如果你需要将输入转换为数字,你需要使用int()或float()函数。例如:
pythonnum = int(input("请输入一个整数: "))
print(num)在这个例子中,如果用户输入"5",那么num将会是整数5。
三。屏幕的输入,如:
score=int(input('请输入你的成绩:'))
四。在本题中,也是同理:
year=int(input('请输入你的年龄:'))
if year>18:
print('你已成年')
else:
print('你未成年')
五。if语句, 记住冒号,记住条件,记住动作,注意缩进(4个空格)。
格式:
if 条件:
动作
查看全部 -
s = 'ABCDEFGHIJK'
abcd = s[0:4] # 取字符串s中的第一个字符到第五个字符,不包括第五个字符
print(abcd) # ==> ABCD这段比较好理解这办法内容,切片需要在[]填入两个数字,冒号隔开,半闭半开区间,也就是不包括最后的位置。
格式:
字符串的变量[a:b]
要注意的是:如果要求输出字母是大写,则输入的是大写,但是在切片和print()里面都是小写。
查看全部 -
转义字符"\"
的使用很重要,举例子:'Bob said \"I\'m OK\".'
镶嵌字符的使用:
'Learn "Python" in imooc'
扩展
常用的转义字符还有:
\n表示换行
\t 表示一个制表符
\\表示 \ 字符本身查看全部 -
第一个'''...'''是会分段的
第二个在多行字符串前面添加r,把这个多行字符串也变成一个raw字符串:
r'''...'''是不会分段的,全部在一行。
查看全部 -
a='python'也就是将'python'定义到a这个变量print('hello,',a or 'world')打印输出hello,python或者worldb=''将空空字符串定义到变量bprint('hello,',b or 'world')打印输出hello,空字符串或者world
0,None和空字符串都被python看作False
a为True,所以输出肯定有a,然后a or 'world',当然是a出现
b是空字符串,所以输出应该是False,所以在b or 'world',b肯定不能出现,所以world是True.
查看全部 -
def func (**students) :
names = students.get('names')
age = students.get('age')
gender = students.get('gender')
for i in range(0,3):
print(names[i],gender[i],age[i])
names=['wang','li','sun']
age=['11','12','11']
gender=['男','女','女']
func(names=names,age=age,gender=gender)
查看全部 -
def average(*args):
if len(args) == 0:
return 0
sum = 0
for item in args:
sum += item
avg = sum / len(args)
return avg
查看全部 -
def average(*args):
if len(args) == 0:
return 0
sum = 0
for item in args:
sum += item
avg = sum / len(args)
return avg
查看全部 -
def greet(para='world'):
print('Hello, ' + para + '.')
return
查看全部
举报